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区域性“气荒”再现天然气供需之忧有何解?
2017年24期 发行日期:2017-12-15
作者:zhoukan2012

■ 本刊记者   魏坤

    近段时间,天然气价格如同坐上火箭,引发了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供不应求的矛盾不断加剧。据统计,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逾350亿立方米,是2010~2016年年均增量(130亿立方米)的2倍以上,刷新历史记录,呈现爆发式增长。可以预见,随着“煤改气”政策性地快步推进,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所长杨建红近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就2017年我国天然气供需情况、驱动因素以及2018~202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
  
“淡季不淡” 区域性“气荒”
   
    【CCN】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逾1900亿立方米,请您详细介绍一下2017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有哪些显著特征?
    【杨建红】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表现为“淡季不淡”。预计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2400亿立方米,绝对消费量230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全年逐月天然气消费“U”字型特征明显。天然气消费的传统淡季为每年的4~10月,而今年同期的表观消费量累计达126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3.7%,9月份消费增速高达26.5%。
    从消费分布来看,今年一改前三年重点省份有增有降的分化局面,所有省份天然气消费量均呈现正增长。其中,由于经济回暖,环保政策到位,“煤改气”力度加大以及天然气发电快速增长等因素刺激,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重点省份的消费呈现阶梯式增长。
    此外,四大消费结构用气量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其中,以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为主要增长点,同比增量均超过过去三年增量之和。从消费结构来看,发电用天然气增速最快,1~10月累计消费天然气逾3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5%,占其增长的贡献率25%左右。

    【CCN】在供应方面,国产气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有哪些因素造成了当前的供需格局?
    【杨建红】可喜的是,据前10个月的天然气供应情况来看,结合资源的供应条件,预计2017年我国天然气总供应量同比将增加约340亿立方米。其中,国产气增加130亿立方米左右(国产常规气增加逾100亿立方米),进口气增加200亿立方米(进口LNG逾150亿立方米)。但由于市场需求急剧扩大,目前来看,国产气要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仍需“继续努力”。
    此外,“十二五”以来,随着国产气的稳定开发与进口气的扩大,我国天然气供应条件不断完善。基于前10年资源供应项目的实施,2017年末供应能力达2500亿立方米,2017年的实际供应量可达到2450亿立方米,再扣除出口、损耗以及合理注气量等,可供应市场的天然气总量将达2300亿立方米。
    为满足市场需要,今年地下储气库比往年正常少注气20亿立方米。从9月份供需进入“紧平衡”状态,加目前已经进入采暖季,石油公司加强了对需求侧的管理,对部分用户进行限气。因此,理论上讲2017年全年天然气的缺口预计将达30亿立方米左右。
    与此同时,由于日调峰能力的不足和南北供需的不均衡,近期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状况极为严重。加之石油公司受资源控制,严格按照合同日指定气量进行供应。除北京外,其他省份基本按满足高月均日供应考虑,而北方部分省份由于多数城市日调峰能力不足,日供气量严重不足,产生区域性“气荒”,只好启动应急预案。
  
多重因素利好 工业用户增量凸显
  
    【CCN】您认为除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带动工厂开工率以及全社会用电量的提升这两大驱动因素外,还有哪些利好因素使得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实现“大飞跃”?
    【杨建红】除了你所谈到的两点之外,像此前提到的“煤改气”政策的实施力度日渐加大,也大大提高了2017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按政策要求,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散煤彻底“清零”。未来,“煤改气”的推行力度及市场空间仍将进一步影响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估计2016~2030年期间,我国“煤改气”需求增量将达2400亿立方米,年均增量170亿立方米。
    此外,化工等工业产品价格的回升,天然气门市价格的低廉,长三角地区高压电网检修以及地方政府规定有序调减煤电发电量,提高天然气发电和核电利用小时数,加快在建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等,也进一步拉动了天然气消费。
    与此同时,2014年6月份以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导致国内油气差价缩小,LNG汽车产量逐步降低,2016年以后由于低价进口LNG现货的冲击,LNG汽车的经济性逐步显现,2016年9月以后,LNG汽车的产量逐步回升。据国家工信部合格证产量统计,2017年1~8月,我国天然气重卡市场累计生产近6万辆,同比爆发式增长逾500%,天然气小客车市场也小幅上扬14.8%。车用天然气的增量不可小觑。
    我认为,此次“大飞跃”中,居民用气增量并不是太大,由于各地煤改气实行的是基础“煤改气”,带动了工业“煤改气”,增量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随着《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发展定位和明确目标,我国鼓励天然气发展的政策明朗化。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重要领域将集中在“煤改气”、发电、交通等领域,而重点区域将集中在京津冀等大气污染防治区域。
  
“国产为主,进口为辅”
 
    【CCN】您认为,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是否仍将保持现有增速?明年市场变化有哪些不确定因素?
    【杨建红】在分析了近10年天然气市场发育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影响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外部因素的可持续性,“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将会逐步放缓。
    首先,受外部因素及自身发展特点影响,2018年我国天然气四大利用方向将呈现不同走势。其中:
    城市燃气:2018年城镇居民将保持自然增长,乡村居民用气户将会有所增加;公福用户将随着居民用户增长而增长;采暖面积将同比增加2亿平方米;CNG汽车和LNG汽车的增势将有所减缓。
    工业燃料:与2017年类似,2018年我国工业燃料用户仍将保持良好势头,但受到工业用户反弹性用量的减少,其增幅预计将低于2017年。
    天然气发电:主要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考虑,明年天然气发电厂负荷将维持2017年水平。天然气化工:由于化工产品产能过剩加之今年天然气化工的良好发展主要归功于化肥和甲醇的开工率居历史高位,因此预计明年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或将维持现状。
    此外,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主要来自于环保力度的维持状态、工业、发电及化工用户对气价的可承受能力。预计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或将达230亿~29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10.2%~12.5%。供需方面,明年天然气资源可供市场的总量或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需求量预计为2500亿立方米左右。据此分析,明年的市场情况总体仍为“紧平衡”状态,但资源风险或将加大。从资源角度来看,上半年的供应可能更为紧张,下半年随着中石化天津LNG项目的投产和国产气的增产,天然气供应会变得相对丰富。
    【CCN】从中短期来看,您刚刚所说的这一趋势到2020年是否仍将延续?
    【杨建红】对未来天然气需求的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其物理概念、低油价、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等综合因素。预计,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3100亿立方米,2016~2020年期间年均增长28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12.2%。
    未来,我国将形成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煤制气、进口LNG、进口管道气等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态势,形成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两种资源战略态势。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落实资源量为3150亿立方米,潜力资源450亿立方米。因此,届时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会相对宽松,具备一定的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的资源基础。
  
合理调峰 市场化是关键
  
    【CCN】当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还存在哪些瓶颈?未来需要在哪些方面补齐短板?
    【杨建红】首先,当前的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严重滞后,有效工作气量仅占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3%,难以满足季节调峰需求。而目前我国华北地区的天然气季节峰谷比已达3.5,加大清洁取暖“煤改气”力度将进一步增加冬季用气峰值,天然气保供难度较大。对此,我建议,应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进程,进一步发展LNG接收站,各城市应提高调峰应急初期能力,调峰储备设备不得不建,以解决日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峰谷气价机制。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建设仍存短板。目前,我国天然气气化和“煤改气”涉及上千个县级行政单位和众多工业用户,尚有30%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接通管道天然气,大部分乡镇缺乏管道气,仅少数乡村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气,燃气管网覆盖尚有很大缺口。因此,建议加快“最后一公里”管道建设;并规范建设标准,重视建设实施的安全性;同时,要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原则,综合利用管道气、撬装LNG、CNG等多种方式进行。
    再次,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完善市场化价格机制。要明白价格才是平衡供需关系的重要杠杆。需完善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并加快实现居民和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并轨;在局部时段对部分用户明确:允许企业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减少部分负荷,降低峰值,实现平稳供用气;有序、有计划地做好“煤改气”工作,提前落实所涉及到的气源,并与上游企业签署供用气合同;减少中间环节,在遵规守法的前提下,鼓励发展多元化的供应方式包括直供、直销、直购。
    最后,当前的气源保障可能在一些年份存在缺口,在某些时段供应紧张。因此,要加快资源项目的进度,特别是推动LNG接收站的扩建和新建;鼓励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政府应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对重大资源项目要尽快决策,例如应延长资源的开发以及中亚气的扩能等项目。
 

    杨建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于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现任管道所所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等学会协会以及北京、河南等省份的专家库成员。从1996年起,一直从事天然气管道、天然气市场、天然气价格以及政策等方面研究工作。2011年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聘为天然气市场高级技术专家。先后参加过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管道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中石油重大项目《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担任课题四《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课题长。参与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天然气利用规划和管网规划方面的编制工作,并配合国家能源局完成了2007年版的以及2012年新改版的天然气利用政策编制工作。作为专家之一,参与了广东、广西天然气定价试点方案的宣讲工作。2013年参与了国家能源局的天然气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2015年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专题研讨会并主题发言。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