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快速扩张以及“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全面发展,国内企业海外油气合作的现状、面临的风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油气人关注的话题。近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石油经研院”)召开《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其中,国际合作篇对海外五大合作区投资环境和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合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形势进行了预判,发布会上首次对外发布海外油气投资环境风险预警成果。本刊记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五大油气合作区对外合作动向
2017年俄罗斯中亚地区油气资产国际交易的数量并不多,上游资产交易有5条,金额达30亿美元。此外,该地区政策法律环境总体向好,以应对国际油价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一方面,通过颁布税收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投资,另一方面,通过修改税法,使得政府能够获利。
中东地区2017年对多个国家进行对外招标,地区资产交易活跃,油气区招标主要集中在两伊、东地中海国家;此外,海湾国家相继调整油气、财税政策,例如私有化国家石油公司部分股权等,以增强本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及可持续性。
非洲地区在2017年的招投标及资产交易也相对活跃。其中,埃克森美孚于2017年3月以28亿美元完成收购莫桑比克海上区块25%的股份成为该地区当年最大的一笔交易。同时,为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低迷,非洲资源国纷纷调整油气领域法规,以吸引外资重振经济。
拉美地区当年招投标活跃但资产交易冷淡。地区总体政策保持稳定,并有部分资源国正在计划出台优惠政策以改善投资环境。
亚太地区2017年油气资产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实现双升,共发生44宗资产交易,交易金额达11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油气领域的并
购交易十分活跃,主要包括国家电网以3.92亿澳元收购昆州天然气管道等交易。此外,为了吸引外国投资,多数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家纷纷调整了油气对外合作政策,例如,印度LNG进口关税从5%降到2.5%,并将部分油气作业许可证授予新的私营企业。
我国海外油气合作呈多元投资主体格局
2017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继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油气权益产量继续大幅增长。“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全面发展,中美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大石油公司稳健经营,民营企业大步扩张,多元投资主体格局正在形成。
2017年,三大石油公司逐步转变高油价时期重规模、求扩展的发展方式,突出战略发展,注重降本、提质、增效,海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现有项目上,注重稳健发展、提质增效和改革创新;在新项目获取上,更重视战略资产的获得,积极参与资源富集区大型项目的合作。
同时,民营企业继续积极参与海外并购,多元化主题投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海外投资的增长,三大石油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权益油气产量快速增长,在中国企业海外权益油气产量中的占比已高达10%,并将继续增长。民营企业在海外经营更加灵活,其更多的是在资本层面开展合作,很少参与实际项目运营,并以资本合作为基础,在更广和更多的领域拓展与资源国或石油公司的合作。另外,在合作上不局限于上游,而是在整个产业链上寻找合作机会;合作方式也多以并购方式获得公司或资产股权。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合作的前景
从当前的趋势来看,我国油气海外合作前景乐观。
首先,2017年油气行业整体形势向好,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存续项目实现稳健经营,权益油气产量维持稳定,海外原油权益产量突破1.5亿吨,新项目权益产量支撑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大幅增长。随着中国石油参股的卡沙甘油田继续增产、亚马尔LNG项目投产,以及中石油与中海油共同参与的巴西利布拉油田投产,未来两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将继续增长。若华信能源收购俄油股份的交易能够完成交割,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权益油气产量将会有跨越式增长。
其次,“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继续全面推进,给我国石油企业未来开展海外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再次,中美两国大规模油气投资和贸易的合作即将开始,两国所签署的5个合作协议或意向,总合作规模可达2000亿美元,单个项目和总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大。我国还首次参与了美国LNG项目的建设。
2018年国际油气合作风险预警
中石油经研院专家指出,2018年海外油气合作整体风险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七大风险值得注意:
①中东地缘政治博弈及其引发的制裁、地区动荡风险;
②美国减税导致部分资源国资本流出,经济发展减速风险;
③海合会国家税费政策调整带来的通胀风险;
④国际油价回升,部分资源国货币升值风险;
⑤IS演化为恐怖组织,在中东、中亚、南亚蔓延风险;
⑥非洲多国内外部矛盾引发的政治、经济、安全风险;
⑦新兴资源国收紧合作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