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煤化工、化肥行业需“智”面未来
2020年15期 发行日期:2020-08-13
作者:■ 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夏英彪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是新冠肺炎疫情侵害严重、国际风云变幻、油价暴跌(又持续低价运行)、市场不畅的一年,对全国煤化工、化肥行业来说都充满艰辛,笔者将简要分析面对此情我国煤化工和化肥行业应如何应对。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目标

    

    自2018年以来,我国化肥市场供需趋于稳定,价格理性回归,行业整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运行走势。但是需求仍旧低迷,出口依然困难,市场分化明显,大盘的弱势行情仍在延续。

    同时行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安全、环保、节能、质量、市场等工作压力持续加码。

    由于环保要求升级、安全理念提升、产能压缩、煤炭减量、危化品企业搬迁、社会认知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煤化工、化肥行业面临的被动局面仍未根本改善。加之国际贸易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格局重组步伐加快,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给化肥市场运行带来隐忧。

    随着化肥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每个化肥企业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要求。近几年来,根据政策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的自身实际,加大在观念和模式创新上的认识力度,进行了转型升级,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

    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始终是一个企业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之后一些企业转变思路,不能按传统思维去发展,而是探索采用“基地化”的发展模式,并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以合成氨(以合成气或尿素)生产基地为核心,进行深加工,或在其周边布局煤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复合肥、BB肥等生产线。以合成氨生产的低成本保持产品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成氨生产低成本的优势,又兼顾了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产业园区。

    化肥生产量受农作物生物总量需求的制约,今后若干年将呈下降趋势。我国的耕地面积基本没有增加余地,为了保护土地,国家在逐步推行耕地修复、实行休耕轮作,鼓励施用有机肥取代化肥,推广应用各种功能性新型肥料的有机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这些措施都导致化肥施用量的减少。

    随着化肥生产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目前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政府和农民都不再担心买不到化肥,化肥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被社会重视程度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化肥过量消费及不合理施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被社会放大,成为议论的焦点。

    如何在化肥总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逐年下降的市场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到减量增效,这是进入新时代我国化肥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提高农业发展的层次,丰富产业形势和链条,升级质量效益水平,开创绿色发展新境界,高质量发展的探求已经启行,这是市场给出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有限的能源和资源,通过创新手段,在确保安全绿色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化肥零增长方案,实际上就是以质量取代数量发展的战略,高质量、高端化工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目标。


煤化工、化肥工业具备了稳定、高质量发展的条件

    

    进入新时代中国能源革命深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速,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也步入高质量发展探索的新阶段。我国新一代煤基能源化工不仅可以全面替代三烯、三苯物质体系的石油化工产品,而且可以生产石油化工所不能及的碳一化工系统,形成煤制清洁燃料和煤制化学品两大领域。

    氢能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未来的新能源。制氢技术是开发氢能的前提和基础,而制氢正是合成氨、甲醇企业巨大的产业优势,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氢能是当前国内最经济、最成熟的技术路线。科学合理利用氢能,不仅可以使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方式更多元化,还可以促进相关能源上下游的互利共赢。我国目前年产氢气2000万吨,但氢气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石化生产领域。其中,50%用于石油和煤化工,45%用于合成氨。有多种的氮肥企业转型开发氢能其他用途,不仅可以降低传统石化行业污染,也可作为石化生产领域的原料,实现化工和氢能利用的双赢。

    以煤制合成气为原料,通过羧基化、甲氧基化、氧化偶联等化学过程,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得醇、醚、醛、酸、酯等一系列煤基含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成为氮肥企业实现“一头多尾”的生产模式,以低成本的合成气为龙头,下游不再是单一的尿素,而是延伸许多产品,如三聚氰胺、双氧水、甲醇、醋酸等。

    通过安全、环保、节能、质量四项倒逼机制和化工园区的分类认定,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为煤基化工和化肥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发展维艰、任重而道远

    

    煤基化工和化肥行业经过多年调整、改造、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优势不突出,竞争力不强;二是能耗强度高,资源环境压力大;三是产品同质化多、差异化少。大部分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业仍处于国内或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新的课题。

    氮肥和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受到用煤指标、环保指标、用地指标、资金等限制,特别是煤炭资源的约束。企业的发展要在基本不增加用煤量的前提下,提升质量,适度向下游延伸发展,同时要解决老企业在环保、安全方面的遗留问题。部分企业面临着退城进园、危化品搬迁等工作,因此实现稳定、高质量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

    为此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布局及政策、方针、目标进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协会要真正实现四项服务(信息、政策、技术、管理),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政策的支持。

    在编制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时(包括“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立足市场实际。对能源、环保、安全、产品质量标准、园区建设等重大问题,协会应积极参与、主动发声,如实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在政策层面的诉求,为行业、企业争取一个公正客观的发展环境。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全球市场需求不振,国际油价暴跌又持续低位运行。作为与油价挂钩密切的现代化化工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目前整个产业全面持续亏损,前景极不明朗。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市场需求,行业“十四五”的发展思路将是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发展高端产品;延伸产品链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组织结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管理体系、企业制度、用人机制、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当前企业要力求找位定位,脚踏实地做好“立地望天”之事。首先要练好内功,做到严细实快,把传统管理与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要抓好“新基建”建设,当前5G网络、数据中心等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煤化工、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十分必要,应当加快认识和实施进度。还要提高企业与现代农业和农化服务的比重。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加强国际合作,携手解决新课题

    

    组织参观学习,观摩交流,座谈互动,对于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高端化工产业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高端化工产品生产,而是全产业体系质量和效益的高水平和领先发展。企业应该以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为契机,切实抓好内在质量的成长。在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提升,园区建设等前置要素上,做好高标准规划,变被动为前瞻性、智能性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