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推进和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化工行业的国际并购和重组活动频繁,行业格局也出现了非常
大的变动,制浆造纸工业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市场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
造纸化学品巨头并购与创新并举
赫克力士
2003~2004年,公司的经营情况持续改善,2003年开始扭亏为盈,2004年继续赢利。2003年,公司制浆造纸
化学品业务销售额达8.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47.7%,同比增长4%。从地区业务来看,北美和西欧的销售量呈下
降趋势,而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市场则呈现强劲增长势态,尤其是在中国的增幅达到29%。
2003年12月,赫克力士收购了主要生产CMC的广东江门量子高科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年销售额约1000万美
元),成为唯一在三大洲都拥有生产基地的CMC生产商。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方面,2003年底公司推出新型纸机生物杀灭剂。这种新型Spectrum*9誖溴化铵技术是1
种专利生物杀灭控制技术,可对碱性体系中的微生物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不会产生与强氧化性生物杀菌剂相关的
负面效应,从而减轻了环境污染与安全忧患。
2004年初,公司又推出imPressTM ST系列新型纤维反应型表面施胶剂,其为低泡产品,可以降低抄纸过程中的
内施胶添加量。
纳尔科(Nalco)
2003年9月,法国苏伊士里昂集团(Suez Lyonnaise des eaux)以43.5亿美元价格将纳尔科出售给美国的
私人财团,纳尔科成为一家独立运作的国际性水处理服务公司,主要服务领域为工业与市政、造纸和能源。2004
年,公司的造纸化学品销售额约6.63亿美元。
2004年4月底,纳尔科位于芬兰赫尔辛基郊区Espoo的造纸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启动,旨在更加紧密地与客户
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动向。
2004年6月,纳尔科与日本Katayama化学品有限公司组成合资企业——Katayama纳尔科有限公司,进入日本
市场。Katayama是日本第二大水处理供应商,主要为基础工业(如石化、钢铁、造纸工业)以及半导体、电子元
件制造、办公大楼和食品工业提供服务,年销售收入超过9000万美元。
技术方面,2004年初,纳尔科购买了12项用以控制在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中产生的阴离子杂质相关的酶技术
专利,以改善机械浆性能使之适用于新闻纸、SC和LWC品种的生产。
汽巴精化
2001年,公司对业务机构进行了调整,造纸和水处理化学品被确立为核心业务。2004年,公司进行了一系列
收购,造纸和水处理化学品业务已成为公司销售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
2004年3月,汽巴精化收购Pira国际咨询服务公司,以加强公司提供专家服务的范围和程度。Pira国际咨询
服务公司主要向包装、造纸、印刷及出版行业提供染料、环境、规章的制定、安全、检测、培训以及技术技巧等服
务。同月,汽巴精化以7.55亿瑞士法朗(约5亿欧元)收购芬兰瑞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位居全球造纸化学品第
8位的瑞升化学品公司,从而使汽巴精化跻身于全球造纸化学品供应商领先地位。瑞升化学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改善纸张表面性能、印刷性的胶乳粘合剂,改善纸和纸板内部和表面强度以及印刷性的淀粉粘合剂,专用化学品如
施胶剂,专用湿部聚合物,脱墨化学品和涂料添加剂,2003年销售额为4.22亿欧元(合6.50亿瑞士法朗)。
为了加强和扩大其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造纸和水处理业务,2005年3月,公司在美国弗吉尼亚苏福克(Suffolk)
新建的造纸和水处理业务总部大楼投入使用,以使公司技术专家更加接近市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
2005年4月,公司在上海建立的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以便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和亚洲市场开发产品和提供技术支
持。
凯米拉(Kemira)
总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凯米拉集团,也是欧洲主要制浆漂白化学品和造纸湿部与水处理精细化学品供应商,
公司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17.81亿欧元,其中制浆造纸化学品销售额为5.66亿欧元。
凯米拉的战略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合并、收购和投资等实现产品品种和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排名第1
的制浆造纸化学品公司。近3年来,公司在北美和欧洲陆续收购了11家制浆造纸化学品公司,制浆造纸化学品业
务规模扩大了1倍以上。
在北美地区市场,2002、2003和2004年分别收购北美地区第三大造纸化学品供应商——美国维宁工业公司、
Vulan材料公司制浆造纸化学品业务和加拿大造纸化学品公司E.QU.I.P国际。维宁工业公司在纤维回收方面的特
有技术及服务方面的专长恰好弥补凯米拉的不足,同时使其进入北美这个全球主要造纸工业区。这些并购确立了凯
米拉在北美的市场地位,完成了从地区性公司向国际性公司的大跨越。
同期,公司在欧洲市场也进行了收购扩张,2003年6月,收购德国1家老牌松香施胶剂供应商——
Klebstoffwerke Collodin Dr. Schultz & Nauth;8月,收购法国罗地亚SA在欧洲的纺织和造纸化学品业务。
2005年2月,凯米拉又以3.45亿欧元大手笔收购芬兰化学品公司,此次收购将使公司制浆造纸化学品业务年
收入达到8.1亿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制浆造纸工业化学品供应商。芬兰化学品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氯酸钠、氢
氧化钠、二氧化氯和硼氢化钠,年销售额近2.5亿欧元,超过80%的产品供应制浆造纸工业,其最主要产品为制浆
漂白过程用氯酸钠产品,占据欧洲氯酸钠市场份额的40%,美国的20%。此次收购,也确立了凯米拉作为全球性的
制浆漂白化学品领先供应商的地位。
巴斯夫(BASF)
造纸化学品业务是巴斯夫集团特性产品部所属功能性聚合物分公司的1个部门,2003年巴斯夫的高吸水树脂
及造纸化学品业务收入明显下降。目前,公司正在增强其欧洲造纸工业理想伙伴的地位,进行了新的结构调整。公
司将首先增强服务关键性客户的功能,如技术服务和主要核算管理。巴斯夫将采用大客户集中的原则和手段来确定
其造纸化学品业务的战略部署,依次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和当前市场形势作出反应。
2004年6月,巴斯夫向北美造纸市场推出1种新型直接蓝色染料——Fastusol Blue 61L,其染色性能与Direct
Blue 218很相似,具有优异的光牢固性、耐烟熏性和染色性能,而且毒性更低,使用更加安全,使造纸商有机会
取代原有行业标准染料Direct Blue 218。
依卡化学品(Eka Chemicals)
依卡化学品公司是阿克苏诺贝尔的全资子公司,2004年销售额为9.66亿欧元,其中漂白化学品占54%、造纸
化学品占30%、专用产品占16%。
2003~2004年间,依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新建和扩建投资。2003年3月,依卡和智利Celulosa Arauco
公司组成合资企业——依卡智利S.A.,该合资企业也是南美最大的制浆用漂白化学品氯酸钠的制造商;8月,在巴
西的Veracel制浆厂投资5000万欧元建造1家5万t/a氯酸钠工厂及配套45t/d二氧化氯和制氧装置,产品氯酸
钠除供应Veracel工厂,还将供应该地区其他主要客户;12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Santa Cruz投资新建1家1.2
万t/a硅溶胶工厂,所产硅溶胶将作为微粒助留系统Compozil的组成部分应用到造纸工业中;9月,调整了公司
在北美的造纸化学品业务产能,扩大了位于威斯康辛和华盛顿特区的涂布添加剂和施胶剂产品工厂的产能。
2004年12月,依卡同M-real公司签署协议,在法国Alizay新建1座二氧化氯工厂。所用工艺是在公司SVP-
LITE技术基础上,用甲醇替代目前采用的二氧化硫进行生产。这项新技术可以消除使用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存在
的危险。预计工厂在年内可以竣工投产。
郎盛(原拜耳化学品公司)
造纸化学品属于朗盛特性化学品业务,主要产品为荧光增白剂(FWA),过程性化学品(助留剂、固着剂)、功
能性化学品(施胶剂、湿强剂)以及无碳复写纸用微胶囊和染料,在FWA和液体染料业务领域具有较大市场份额。
2003年,公司特性化学品业务销售额为19.25亿欧元,造纸化学品销售额估计为2亿~5亿欧元。
2004年6月,拜耳化学品公司在PulPaper国际会议上,推出全新Baysize*9誖系列施胶剂产品,适用于印刷
纸、书写纸、出版物用纸、包装纸以及特种纸的浆内施胶与表面施胶。新型Baysize*9誖TS综合施胶剂体系能够
满足纸与纸板生产的特殊施胶要求,适用pH值范围较广,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可获得较好的施胶效果。
此外,公司还开发出1种新型微粒助留助滤体系——Retaminol Syncro,用化学方法来控制絮聚过程,与传统
的机械控制工艺相比,具有不破坏原始絮聚、聚合物消耗量低等特点。这种新型微粒助留体系是经特别改性的阳离
子PAM与特殊处理的蒙脱石相结合的二元体系,可广泛用于各种中性和碱性抄纸,不仅可用于白水中,还可用于废
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