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价铬或将进入致癌物名单
日前,加利福尼亚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宣布一项加州65号提案修正法令,以反映近来在六价铬
化合物致癌性上的科研进展及社会评议。六价铬在早期法规中显示消化吸收无重大危害,但目前科学界已普遍认为
六价铬是一种吞入/吸入性极毒重金属。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经口吸入可能致癌,
对环境有持久危害。鉴于新的研究结论,加州65号提案致癌物名单或将加入六价铬。
六价铬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通过呼吸空气中含有不同浓度的铬
酸酐时有不同程度的沙哑、鼻粘膜萎缩,严重时还可使鼻中隔穿孔和支气管扩张等。经消化道侵入时可引起呕吐、
腹疼。经皮肤侵入时会产生皮炎和湿疹。危害最大的是长期或短期接触或吸入时有致癌危险。不过铬金属、三价或
四价铬并不具有这些毒性。
六价铬常见于电子电器、皮革服装、汽车零配件和偶氮染料的生产。国际通行的Oeko-Tex Standard 100 标准
规定:儿童服装的铬总含量不得超过1ppm,其他所有服装不应超过2ppm。六价铬的含量限制阈值为0.5ppm。(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