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居安思危, 油价回升切勿“得意忘形”
2018年4期 发行日期:2018-02-11
作者:■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 王婧 霍丽君 陈蕊

 

       2017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上行,截至2018年2月初,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57%,最高达到70.53美元/桶,是2014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从2017年全年来看,油价呈现V形走势,上半年震荡有所下行,下半年持续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均价为54.7美元/桶,比2016年上升了9.6美元/桶,涨幅达到21.3%,这是国际油价自2014年下跌以来首次实现整体回升。
     
五大因素助推油价上涨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好转,地缘政治风险对油价的影响再度抬头,投机资金趁机做多,导致本轮油价持续上行,重点可归结为五大因素:
    因素一:世界经济复苏加快,石油需求增速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里,关于“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讨论热度颇高,但目前电动汽车发展仍主要依靠政策扶植。燃油汽车仍占据绝对的体量优势,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石油消费潜力,“石油需求峰值”还是一个相对遥远的话题。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不断复苏,带动2017年世界石油需求同比增长了160万桶/日,至9730万桶/日,增量比2016年高30万桶/日。其中,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同比增长125万桶/日,高于2016年的90万桶/日。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石油需求同比增长65万桶/日,增量较2016年提高了一倍,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41%。
    因素二:“减产联盟”落实减产,对再平衡发挥关键作用。
    欧佩克策略由前两年的“保市场份额”转为“限产保价”,2016年底,13个欧佩克产油国与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减产联盟,该联盟在2017年减产163万桶/日(以2016年10月产量为基准)。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及减产执行情况见表1。其中,欧佩克减产量达到118万桶/日。沙特作为领军国家,超额执行减产,减产量占欧佩克总减产量的一半。非欧佩克国家的配合也是此次减产成功的重要因素,其减产量为45万桶/日。尽管产量减少,但受益于油价上涨,2017年大多数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收入实现增长。减产提价符合产油国经济利益,成为减产协议能较好执行的根本动力。  


        表1 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及减产执行情况              万桶/日

    因素三: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趋于平衡。5a7fdffb97ac0.jpg
    2017年,世界石油需求同比增长160万桶/日,石油供应同比增长60万桶/日,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由2016年的供应过剩70万桶/日转为供小于需30万桶/日,这是“供大于需”局面持续三年来的首次扭转。全球石油库存有所回落,美国原油库存自三季度以来持续下降态势,目前已降至五年平均水平以下。但是目前经合组织商业石油总体库存较5年平均水平仍高出近2亿桶,暂时还不能宣告市场再平衡的完全胜利。2010~2017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面情况见图1。

  5a7fe011e2b6e.jpg    

       因素四:在市场整体收紧的过程中,地缘政治风险对油价的影响再度抬头。
    2014~2016年,在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大幅宽松的环境下,地缘政治动荡并未引发供应短缺的忧虑。2017年,随着世界石油市场整体收紧,市场对供应风险更加敏感,加之世界地缘政治格局重新调整,动荡频发。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卡塔尔断交、库尔德公投、美伊关系紧张、沙特政局变动等因素均对国际油价短期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油价的阶段性峰值往往伴随着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地缘政治风险也是近期油价突破70美元/桶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素五:投机资金是近期油价上涨的幕后推手。
       近期原油期货市场持仓规模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的数据,截至1月30日,WTI原油期货总持仓水平为264万手,基金多头持仓为87万手,基金净多头持仓为73万手,均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基金净多头持仓水平较2017年6月增加一倍多,成为油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幕后推手。  
  
阶段性回调风险仍存
   
    2018年,基本面仍将主导油价的整体走势。预计在产油国联合减产、全球经济强劲增长以及地缘政治动荡的支撑下,国际油价中枢将上移,但美国原油增产将限制上移空间,预计2018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均价为60~65美元/桶。而从近期来看,2~3月国际油价面临较大的阶段性回调风险。具体判断如下:
    判断一: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提高,石油需求温和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势头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全球经济实现了自2010年以来范围最大的同步加速增长,并将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上调0.2个百分点,至3.9%。全球经济加速不仅来源于美国和欧元区的前景改善,几个大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经济也逐步向好。此外,IMF将中国201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6.5%上调至6.6%。全球经济增长加速表明,石油需求将维持强劲增长,为油价复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石油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油价回升、能效提高以及石油替代发展的限制。综上所述,预计2018年石油需求同比将增加140万桶/日,至9870万桶/日,增幅略低于2017年。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仍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2018年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同比增长135万桶/日,增量高于2017年,中国和印度石油需求同比均将提高30万桶/日左右。

5a7fe0214232c.jpg

  判断二:“减产联盟”将继续维持限产策略,促进市场再平衡。
    2017年11月底,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将联合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底,同时将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纳入减产协议。2017年产量大增的利比亚、尼日利亚今年进一步增产空间受限,同时委内瑞拉产量进一步下行风险加大,为其他成员国的潜在增产提供一定缓冲空间。虽然近期油价不断回升引发市场对产油国减产合作持续性的忧虑,但沙特能源部长表示产油国将平稳退出减产协议并建立新合作框架,此外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或将于2018年底进行IPO,也需要高油价环境。预计,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将坚持相机抉择的策略,利用产量调整和舆论引导将油价维持在对其有利的区间,实现收益最大化。
    判断三:非欧佩克石油产量进一步提高,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仍是油价回升的重要阻碍,制约市场基本面改善程度。
    2018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增减各异,但受美国页岩油以及加拿大、巴西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长周期项目进一步增产带动,2018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将连续第二年增长,同比提高130万桶/日,至5960万桶/日,增量高于2017年的70万桶/日。但美国页岩油生产由于灵活性较强,能随着市场形势很快进行调节,因此具有一定变数。一方面,套期保值以及资本支出和钻探活动增加将支撑美国原油产量继续增长,另一方面,“甜点资源”的消耗和成本上涨有一定不利影响。总体预计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同比提高50万~80万桶/日。短期来看,美国原油生产受十月飓风和冬季寒冷天气影响,产量增势受阻,对油价的压制作用出现弱化,但美国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桶/日指日可待,对投资者带来的心理冲击也可能刺激油价阶段性回调。
    判断四:世界石油市场进一步寻求再平衡。
     2018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140万桶/日)与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增量(130万桶/日)基本相当,市场供需格局主要取决于沙特和俄罗斯牵头的联合减产政策实施效果。据测算,2018年世界石油市场对欧佩克原油产量的需求将为3260万桶/日左右,高于该组织2017年3240万桶/日的平均产量。若利比亚、尼日利亚2018年的原油产量分别保持在2017年最高水平100万桶/日和180万桶/日,同时欧佩克其他产油国减产执行率达100%,则欧佩克原油产量将为3275万桶/日,略高于市场对其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东局势动荡加剧,同时尽管利比亚、尼日利亚局势暂稳,但产量下行风险仍较大,委内瑞拉产量也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因此若欧佩克主要产油大国能继续带头执行减产任务,那么2018年石油市场仍将处于供需大致平衡的局面,并有望继续出现一定供应缺口,从而带动石油库存进一步回落。不过,当前全球石油库存水平相比5年平均仍高出近2亿桶,因此预计2018年全球石油库存回归五年来的平均水平仍有一定难度。近期来看,供暖季节即将过去,取暖用油高峰结束后石油需求将进入淡季,美国原油库存再次累积的可能性较大。  
  判断五:地缘政治因素仍将对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地缘政治风险点较多,对油价波动有较重要的影响。2018年美伊关系、朝核问题以及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巴以问题和中东局势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委内瑞拉面临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裂变,支撑其石油行业稳定的支柱或将破裂,可能是2018年石油市场的“灰犀牛”。此外,沙特与伊朗关系,伊拉克库尔德局势,利比亚、尼日利亚等主要产油国局势,欧佩克内部团结等均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国际石油市场重要扰动因素。若后期地缘风险阶段性平息,则可能成为国际油价阶段性回调的触发点。
    判断六:2018年国际油价运行中枢较2017年上移,但短期内面临一定下行风险。
      在基准情景下判断,联合减产、经济强劲增长以及地缘政治动荡将支撑2018年油价中枢上移,但美国原油增产前景将限制上行空间。预计2018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均价为60~65美元/桶,较2017年提高5~10美元/桶,涨幅为10%~20%;全年波动范围为50~75美元/桶。此外,考虑到世界经济、联合减产、美国产量、地缘政治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或将导致两个相对极端的油价高情景和低情景。综合三种情景判断,2018年油价不会低于2017年水平,预计国际油价将迎来连续第二年上升。然而从短期来看,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已连涨7个月,后期市场存在石油消费淡季、美国原油增产、投机者获利了结等引发油价回调的风险因素,国际油价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