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工园区转型:唯有源头活水来,再踏层峰展眼开!
2018年10期 发行日期:2018-05-15
作者:■ 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夏英彪

    当前,化工企业入园进程加速,不少化工大省已经迫不及待地提出至2020年末,入园率要达到50%以上。化工企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重大挑战。针对目前严峻的环保、安全形势,政府与企业之间如何实现“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的共赢?在城市密集区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如何综合治理或实现搬迁?


退城入园是最佳选择


    化工园区通过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一是可使企业免去巨额的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方便运作、降低成本;二是在新技术和管理方面易于就近交流推广,提高整体水平;三是可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水、电、气、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四是园区可对污水等"三废"进行统一综合治理或循环利用,促进园区和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和对园区的从严要求,建议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在考虑建设规模、项目、布局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安全空间,相互配套的一些硬件设施等。另外还要考虑到国情、省情和当地与企业的实际,企业既能搬得动,又能进得起,这样对园区建设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园区与城市应和谐共生


    城市与园区(产业)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体化及统筹规划,是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合理布局的工业园区一般可以节约城市用水15%左右,工作管网减少10%~20%,交通运输管线缩短30%左右。城市、园区、乡村振兴战略要统一纳入到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省级以上园区应纳入到省政府(或所属部门)的统一领导之下,取消多头领导。对城市居民区(含产业园区内的企业管理单位)与产业(企业生产区)要绝对分开,中间要有隔离区(原则上不少于20公里)、居民区的产业要全部迁到产业区,产业区的居民及非产业区(实体生产单位),全部迁到居民区。同时可以共同投入(对所使用的水、电、气、汽、三废排放,以及回收治理、指标的调配等)釆取投资或股份制,共同受益,实行股份制管理。


搬迁改造应科学有序


    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程,国家及各省分别出台了一些政策,各级政府应拿出一些具体举措,促进搬迁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建议作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政府应主导兼顾市场规律,在指导园区建设中一定要有为。要防止重复建设,以及纠正与避免以往园区建设中存在的杂乱无章状况;各地的园区规划要由省级以上政府主导牵头,统筹安排园区布局、规划数量、产业定位、企业迁移路径,乃至出城进园的时间表,政府在宏观规划完成后,园区的业态统领应让位于市场这个主角。二是创新营商引导模式。当前园区正面临新旧动能的转换,其要旨是科学地把控好舍与得的辨证关系。在具体操作上,园区应当建立颇具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既用于已入园的先进技术引进提升,促进增强内生动力;同时用于新搬迁企业和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让其实现脱胎换骨。这样激励先进、淘汰落后产能。使园区走出一番新天地。三是摸索尝试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纵观国内园区发展过程,在环保、安全、水电气汽等供应及仓储等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上,基本都是由园区来包办,显然这种传统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若一改过去由园区大包大揽的基础设施投资及运营,引进专业化公司来市场化运作,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选择。如苏州有一园区将污水处理厂售给新加坡一家水务公司,通过前后运营模式的比较,后者污水成本大幅降低,园区相关费用大大节省,实现了双赢局面。环保及安全应杜绝“一刀切”,应建立常态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四是园区的发展规划要坚持“三高”标准。园区发展及规划应从源头上坚持“三髙”标准,即在管理、建设及招商过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