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塑战速决”,打赢塑料污染攻坚战
2018年12期 发行日期:2018-06-18
作者:■ 朱一帆

    塑料本是人类文明的一大产物,近年来却由于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而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联合国环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呼吁全球对此加以关注。全球塑料污染的近况如何?各国治理塑料污染的政策推行效果如何?塑料替代品的发展方向有哪些?怎样打赢治理塑料污染的战役?


污染现状不容乐观


    塑料垃圾是地球上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在人类产生的所有废物中,塑料占10%。据最新统计,全球每年使用5万亿个塑料袋,每分钟售出约100万个塑料瓶;过去10年中生产的塑料比20世纪的总量还多。然而,全球生产的塑料中仅9%能得到回收利用,余下约55亿吨则被填埋或丢弃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状态下,塑料的降解时间相当长,例如聚乙烯在环境中的降解需要100年以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则需500年以上。
       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已十分严重,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据50%,每年高达13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近期有研究者发现,由于塑料堆积,太平洋上已产生了巨大的海洋塑料堆积区,称之为“第八大陆”。北冰洋也成为数以万亿计塑料微粒的临时“储存库”,每立方米海冰含有多达240个塑料微粒。联合国环境署称,若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将超过鱼类。


“减塑”需各方共同发力


    根据联合国目前公布的报告,世界上有超过50个国家已推出减少塑料污染的措施。然而,治理结果却差强人意:很多国家对塑料的政策措施根本没有执行;另有不少国家由于执法不力,遏制塑料垃圾的良好政策以失败告终。就中国而言,“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0年以来,塑料袋消耗量不降反增。当今,商品市场仍然普遍使用塑料袋。归结原因,一是“限塑令”限于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对小型的集市流动摊位并无约束力。二是塑料袋的收费相对于消费者收入来说十分有限,10年来,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但塑料袋的价格并未上涨。三是电商、快递、外卖业的崛起,使塑料包装袋、塑料气泡膜、餐盒等的用量不断上升,大大促进了塑料使用量的增长。
    为此,我国要打好这场塑料污染的攻坚战,应从三方面入手:消费者自身要尽量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合理回收;商家以及外卖和快递业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约束和监管;政府也应及时补充法规以适应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应适当提高塑料袋价格,以减少其使用量。


发展塑料替代品是关键


    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现有塑料的替代品。包括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乳酸、生物聚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聚乙烯、淀粉基塑料在内的生物基塑料,以其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优点,目前正成为全球研发、创新的热点。当前我国生物基塑料作为石油资源替代品正朝向以绿色资源利用为特征的高效、高附加值、定向转化、产业化、功能化、综合利用及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前景看好。针对塑料替代品,联合国环境署重点推荐了5种新材料:用蘑菇和农场肥料生产的环保材料Mycofoam、用牛奶制造的纺织品、由菠萝纤维制成的皮革替代品Piatex、高粱粉制成的可食用餐具以及由榈叶制成的可生物降解餐具。
    此外,开发新的塑料降解技术对减少塑料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不久前对一种专门用于分解PET塑料的水解酶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未来将据此培育出专“吃”PET塑料的新酶种。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作“大蜡螟”的虫类可食用聚乙烯塑料,有望找到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新方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