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土壤修复: 技术需提升 法规标准体系待完善
2018年24期 发行日期:2018-12-15
作者:■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李松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该法律成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两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简称“土壤法”);生态环境部陆续发布了《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等法规标准;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详查稳步推进,土壤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逐步实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有序推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落实“土十条”实施细则,土壤修复工作成效显著,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尽管如此,我国在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土壤修复行业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讨解决。

三大土壤修复技术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研发、引进和应用,我国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一般而言,土壤修复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最通用的土壤修复方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使土壤恢复可利用价值,主要包括物理分离修复、蒸气浸提、固化/稳定化修复、热解吸附、电动力学修复等。物理修复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持续高产出等优点,其缺点是使用成本高、破坏土壤颗粒组成。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加入到土壤中的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一定的氧化、还原、吸附、沉淀、聚合、络合等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被降解、毒性被去除或降低的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淋洗修复、化学固定修复、溶剂浸提、原位可渗透反应墙等,具有时间周期短、易操作、目的性强、发展较早、相对成熟、可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处理费用较高、处理工程偏大、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等缺点。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脂肪酸和生物体等无毒物质的修复过程,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与化学、物理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费用少,仅为传统化学、物理修复费用的30%~50%;二是操作简便,环境影响小;三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四是可用于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五是可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与其他技术结合弹性大。其缺点是耗时长,运行条件苛刻,对污染物有选择性。低生物有效性、难降解性常使生物修复技术不能进行。
 
土壤修复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多重利好政策及资金激励下,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环境监理全过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土壤修复行业起步,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4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规模为20亿元,2015、2016、2017年资金规模分别为37亿、96亿、160亿元。长期来看,在中央资金的带动作用下,随着土壤修复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整个产业可达万亿规模。大量企业进入土壤修复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企业从2010年的10多家迅速增长至2018年的2000多家。土壤修复产业内部的洗牌重组日益加剧,优胜劣汰促进产业重构升级,驱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有望产生若干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尽管如此,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土壤修复行业法规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制度,但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衔接机制,缺少由自然资源、城乡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制定的配套实施细则,导致实际难以操作,政策落地受影响。
    二是土壤修复技术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非常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企业良莠不齐,大多数企业不重视土壤污染调查,低价中标盛行,调查评估报告质量不高,甚至弄虚作假,土壤修复项目验收评价五花八门,修复不到位与过度修复问题并存,行业较为混乱。
    以农用地为例,实际项目普遍存在重工程治理、轻风险管控的思维。将农田土壤修复当作土方工程,存在着“一辆铲车搞项目”的简单想法,总想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甚至存在过度修复,而未从安全利用的角度考虑,防范污染物从土壤向农作物的迁移。工程人员对修复技术的选择很随意,不考虑被污染农田与污染地块各自的特征,不管污染程度如何,都采用工程手段,甚至采用淋洗等工艺技术,导致治理成本高,对土壤性质也造成极大的破坏。
    三是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实用的专业设备。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刚刚起步,缺乏修复领域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技术特色突出的实力型修复企业不多。同时,土壤修复大多采用国外成套设备,购置成本较高,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很多技术的工程转化,限制了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发展趋势及建议
      
    为实现土壤修复行业的良性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控:
    一是强化分类管理,健全农用地土壤修复技术体系。
    农用地土壤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管理部门应以污染调查、安全利用方案、绩效评估等为抓手,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明确农用地土壤修复的技术导向,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修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相关行业企业应根据不同用地方式和土壤类型,科学确定土壤修复目标值,加强土壤调查评估,研发先进环保装备,推广应用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
    二是强化准入管理,做好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
    以加强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为抓手,相关部门应抓紧修订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增加土壤污染防治内容,明确污染地块用地准入要求,督促地方尽快建立和完善用地准入和部门联动监管机制。相关行业企业应重视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源头截污与防范二次污染,实化项目工程监理内容,注重项目后期长效运维,加强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管,研发推广应用绿色低成本的技术。
    三是构建土壤污染防治标准、评估体系,规范土壤污染修复市场。
    构建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并做好宣传解读,引导从业单位正确树立风险管控理念,防止土壤污染修复不足和过度修复,建立、健全以农产品安全和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农田土壤修复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对土壤修复相关行业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强化信用管理,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业自律等手段规范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修复市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