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燃料乙醇行业迎转机
2019年15期 发行日期:2019-07-26
作者: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卢俊典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研究院 米多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仅次于美国和巴西。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在国家财税政策调节的引导下,行业逐渐向非粮经济作物和纤维素原料综合利用方向转变,积极开展工艺和示范项目建设。2018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369.5万吨,还有大批待建项目等待发改委批复。2019年或将成为燃料乙醇企业扩张的黄金时期。


行业将迎来转机


  近两年燃料乙醇企业补贴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加之进口燃料乙醇利润高企,国内燃料乙醇产量呈下降态势,2018年产量仅为235.0万吨。然而,燃料乙醇属于生物能源行业,也是我国未来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提高能源的自给能力和安全水平,国家仍将会对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汽油年产量超1.04亿吨,燃料乙醇产量仅占汽油产量2.3%左右,若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E10乙醇汽油,则所需燃料乙醇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若全部利用玉米进行生产,年消耗玉米量将达到我国玉米总产量的15.6%。
  表1为2018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情况,表2为部分在建、拟建及规划的燃料乙醇项目。


国内供应缺口1200万吨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供应仍面临较大的缺口。从供需面来看,距离2020年全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时间已然不多,而燃料乙醇供应缺口仍然较大。据发改委数据统计,我国2018年汽油产量达到13887.7万吨,按照乙醇汽油的添加比例1:10来计算,我国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在1388.7万吨左右,而我国2018年燃料乙醇已建成产能仅为369.5万吨,总供应量也仅为294.9万吨,其中还包括59.9万吨的进口量,也就是说国内燃料乙醇的产量仅为235.0万吨。     

  《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乙醇汽油在全国基本实现全覆盖。以此推算,预计未来3年可累计减少汽油消费3343万吨,相应拉低常规汽油消费增速2.9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达到1570万吨。按目前我国乙醇供应能力,产能缺口约为1200万吨。


进口来源国生变


  2018年我国共进口乙醇81.63万吨,其中改性乙醇进口总量59.9万吨(可用于调油),未改性乙醇进口总量21.8万吨。在2018年进口改性乙醇中,排在前三位的进口国家为美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其中美国占比68.7%,印度尼西亚占比13.0%,马来西亚占比11.6%。我国改性乙醇对美国进口依赖度较高,美国因有全球最大规模乙醇装置,且玉米产量较大,依托原料成本,乙醇价格有一定优势。但中美贸易摩擦之后,美国关税增至70%,意味着美国货源进口受阻,不少进口商把市场瞄准秘鲁、东盟等免税国家及地区的乙醇。表3为2018年我国改性燃料乙醇进口来源国。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