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合理路径
2021年9期 发行日期:2021-05-07
作者:■ 安徽省化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夏英彪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导向和奋斗目标,它涉及到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我国去年在联合国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达到碳中和。

    这一最新减排目标,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承诺,因此必须努力实现。这一减排目标,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振了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推动我国疫情后的绿色复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和路径,理论上只有在成本收益分析结果为“正”的情况下,“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时间和路径选择才是合理的。

    第一, 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对CO2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同时对化工新材料,光用化学品、新型肥料、农药、调节剂,包括种子质量的提升与安全等都有巨大需求。可以说是继房地产后带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点。

    第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用淘汰的产能,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行业和企业可能会产生阵痛。但必须痛下决心,应有相应的政策出台。

    第三,未来,要在影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整与认知上发力。要处理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和企业的关系,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加速工业化进展和科学环保的关系。

    笔者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将会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安徽省为例,这样的融合发展符合当前该省的经济发展特点,或将成为安徽化工产业转型的主要推动力。为农业服务的化工行业、化肥企业、农药企业、塑料行业等,要实现绿色、低碳、安全,必须主打“智能牌”。

    选择适用的智能化技术,采用智能化技术和综合利用,通过生产流程动态实施监测、生产风险识别、安全应急预案实施等,可以控制化肥、化工、农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精细化、提高产品的收益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因此,各行业要大力提升传统工艺的设备,以智能化技术强化产品功能、优化生产过程,实现产品功能的数据分析和智能识别及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碳排放”,达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新“工具”,包括政策、技术、财政、宣传教育、人才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利用,应把CO2“变废为宝,沉碳治物”。应由政府统一倡导与指挥。统筹相关行业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发联盟,重点研究基础基碳单元工艺开发设计,产业集成示范,专利申请,产业政策支持,标准化编制,资金筹措等。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