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淀粉研发团队发展了一条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实现了淀粉的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据介绍,淀粉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重要的食物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异源淀粉合成途径的表达强度、精确调控糖异生途径及淀粉分解代谢通路,并结合形态工程扩大胞内淀粉储存空间等工程化策略,系统解决了酵母天然代谢网络淀粉合成能力不足的瓶颈,以电还原二氧化碳合成的乙酸为原料,淀粉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47.18%,时空生产效率达243.7克/平方米/天,生产强度达到160.9毫克/升/时,比其他微生物高一个数量级。
该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重塑细胞资源分配网络支撑高水平淀粉合成的新机制,并通过代谢调控与路径优化相结合的菌株工程,成功实现了人工微籽粒酵母细胞中的淀粉组成及淀粉—蛋白比例调控,展示了应用工程生物技术按需定制功能营养原料组成、创制理想食品和饲料的巨大潜力。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