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研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128.24 万元,同比下降2.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69万元,同比下降59.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80.55%,
业绩变化原因:主要是销售的产品品类结构及销量轻微变化,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和区域产业布局,公司及子公司期间费用增加,导致本期净利润下降。不过,原材料价格下降,综合毛利率依然有44.42%,比去年的40.16%还高,并且已经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公司和中国PEEK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此前,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6456.49万元,同比增长6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6.02万元,同比增长6430.46%!业绩大涨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的增加。
对比可知,公司2025第二季度营收6671.75万元,环比微涨,相比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8383.05万元以及2024年第二季度的9492.34万元,降幅比较明显。
关于研发费用,对比2024年半年报,公司从去年的约1367万元增加到今年的约1887万元,增加520万元,占到今年营收的14.38%,这个数据相当大。而增长的核心点在于人力成本,公司研发人员从去年58位增加到106位,总薪酬增加约556万元。
目前,公司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医疗级聚醚醚酮(PEEK),相继开发出ZR3G、ZR7G两种牌号的不同流动等级的纯树脂颗粒产品以及ZR7R棒材产品ZR7PL 板材产品,陆续完成了多个生物相容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完成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文档备案。康拓医疗、大博医疗、迈普医学相继使用公司原料获得注册证(或原材料变更)。此外,还有开发抗静电PEEK和耐高温绝缘PEEK 材料等。
此外,在研的项目还有:F4422产品研发、全国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制备、PAEK在航空领域应用技术、PEEK 改性材料在汽车及半导体领域关键技术、新型PEEK挤出工艺、合成聚芳醚酮原料的国产化自主化中试、聚芳醚酮中试生产、高性能PEEK密封件在压缩机中的应用开发、人形机器人用PEEK 零部件技术调研及产品开发等。
其中,公司的核心原料氟酮,占公司PEEK粗粉生产成本的 54%左右,目前主要由兴福新材和新瀚新材两家供应。公司还在开发另外一个高纯原料碳酸钠,原来这个产品也要进口。
针对公司投资布局,中研目前有上海尚昆、鼎研化工、厚和医疗、中研上海、中研深圳和中研新材等子公司(含参股),并在2025 年1月16日成立二级子公司中研复材(上海)航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 1,000.00 万元,主要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
同日,8月27日,中研股份再发公告,公司董事会决议,将“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与“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的延期,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进行调整由2025年9月延期至2026年9月,这是公司充分考虑外部环境情况、当前募投项目实施进度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其中5000吨项目基建工程顺利实施,主体建筑已竣工验收。
同时将“上海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方式从借款变更为增资至中研复材(上海)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涉及金额分别为:25,004.97万元、6,629.36万元、11,020.40万元。
来源:DT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