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PLAS 2025”巴斯夫延续了“碳索之路,携手共塑”的主题。“今年的不同之处是,我们更多展示了与客户共创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已经在产品和应用当中加以实施。”巴斯夫高级副总裁、亚太区特性材料部负责人鲍磊伟在展会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客户携手,共解低碳密码
在展台上,巴斯夫通过实际案例,展现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努力。这些成果在#OurPlasticsJourney碳索之路“制造-使用-循环”的各阶段,助力提升产品的可持续性、循环性和产品性能。
聚酰胺66的化学回收便是典型案例。巴斯夫将废弃材料转化为裂解油,再制成含全新成分的聚酰胺66新材料。这一成果不仅实现了废弃材料的高价值利用,还显著降低了碳足迹。该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客户产品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
聚氨酯回收一直是行业难题,因其热固性材料特性,回收难度极大。巴斯夫创新聚氨酯回收材料解决方案Loop在此次橡塑展首次发布,实现以终为始的Loop之旅,创造聚氨酯新作用。巴斯夫与安全鞋企业尊王合作,推出首个聚氨酯回收材料Elastopan?誖Loop制造的商业化安全鞋。鲍磊伟表示,此类回收工艺未来将更加成熟,新的产品会层出不穷,带来更好的体验。
“碳索之路比较漫长,且投入很多,巴斯夫致力于携手我们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走向碳索之路。”鲍磊伟表示。
紧跟市场变化,多元拓展业务
汽车产业作为巴斯夫特性材料业务部的重要板块,占业务总量的50%左右。近年来,汽车板块正经历巨大的变革——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重大转型。巴斯夫见证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也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努力为新能源汽车供应多种关键材料。以电车企业为代表的新生代汽车制造商已成为巴斯夫在中国的重要客户群体。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国家电投的业务不断增张和绿色化发展,巴斯夫为其供应开关盒、断路器等重要部件,助力电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转型。
此外,巴斯夫的聚氨酯板材广泛应用于冷链运输和天然气存储等场景,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作为鞋类企业和电子消费品、家用小电器行业的重要材料供应商,巴斯夫持续为这些行业提供热塑性聚氨酯等材料,并与客户共同探索环保绿色解决方案。
鲍磊伟认为,可持续发展并不一定是新推出来的材料,所有传统材料,都可以和客户进行共创,进一步减少碳足迹,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客户实现绿色转型。未来,巴斯夫特性材料业务部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本土化战略,不仅是将产品进行本土化,并且上游的材料都要尽可能地实现本土化。“在当前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本土化的生产价值链非常重要,我们也非常重视。”鲍磊伟指出。
突破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变革
在可持续转型过程中,技术可行性是关键,但商业可行性同样面临挑战。以聚氨酯泡沫回收为例,虽然化学回收技术已取得进展,但由于上游供应链中能提供回收材料的供应商数量有限,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鲍磊伟认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监管至关重要。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供应链同样不可或缺。从垃圾分类、废弃塑料分拣,到回收产能的提升,需要整个产业链协同合作。质量平衡法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方法,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回收材料在最终产品中的比例,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要求的提升,实现更高比例的回收材料应用。
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数据化的呈现也是协助目标管理的重要工具。巴斯夫在此届展会上正式在亚太区推广PACIFIC应用程序,通过PACIFIC ,巴斯夫的客户可以在符合按Catena-X的标准下交换PCF值。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应用的材料和领域不同,因此所涉及的解决方案也不同,巴斯夫始终在多个不同的路径上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鲍磊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