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日本石化产业园的危机管理之案例与启示
2017年16期 发行日期:2017-08-15
作者:zhoukan2012

日本石化产业园的危机管理之案例与启示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陈哲

    日本的石化产业园主要分布在东京·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三个区域。作为资源严重紧缺的海洋国家,其石化原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由于地震频发,使得其在园区规划之初,就必须将抗震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贯彻到底。那么,以高科技和严谨著称的工业强国日本,在石化园区的危机管理方面,有何值得我国石化园区借鉴的地方?
  
事故次数小幅攀升
  
    自1994年起,日本的石化产业园区事故次数开始增加。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整体事故次数由年均两位数增长到三位数,且至今未有明显改善。事故损失方面,除有重大事故的年份外,总体损失额度都不大。事故伤亡方面,总体表现为死亡人数少,地震影响小。  
    总体来看,日本石化产业园的事故状况体现为次数小幅攀升、损失较低和伤亡较少等特征。特别是在损失额度和伤亡人数方面,体现了日本作为传统工业强国的较强实力基础和危机管理的较高水准。

日本的官产学应对策略
   
    鉴于事故总数呈小幅攀升趋势,2014年2月,在日本内阁官方主导下,以总务省消防厅、厚生劳动省和经济产业省为成员,组建了“石油产业园等灾害防止对策检讨相关部委联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频发的石化产业园区事故状况,具体工作包括对事故信息的共享交换、原因调查分析和防止事故的相关合作等内容。
    经调查发现,当前日本石化产业园的事故原因存在以下三个共同特征:首先,是风险评估不足,包括对危机场景的预想、改变设备或操作方法的后果、危险品处理等方面的风险评估不足和风险意识不足;其次是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不足,主要包括对危险品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流程、设备的原理等理解透彻的人才不够,经历各种危机磨练的老同志逐渐退休,危机管理知识的传承不足,系统应对危机的解决方案设计不足等几方面;第三是信息共享、传达不足和安全监察形式化,主要包括对过去事故的复盘、其他事故案例的学习不足,危机管理体制中人、财、物资源的分配比例不合理,生产现场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安全监察的形式化等。
    针对上述事故原因,日本石化产业相关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详见表1。
    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生产运营主体,处于一线位置。日本的石化企业主要从以下8方面入手进行危机管理:①建立自主安全保障体制;②促进企业的运营、安保、设计等各部门协同合作;③同合作企业方联合加强安全管理;④积极培养安全文化;⑤全面进行风险评估;⑥培养人才;⑦活用公司内外智力资源;⑧引入第三方机构的评价和认证制度等。
    业界团体层面  通过由业界团体开展如事故信息与安全对策的共享、教育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高活动等工作,强化行业整体的危机管理意识。
    官方层面  除了前述的部际协调会议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以下措施:①由总务省、厚生劳动省和经济产业省联合开展的防灾部署行动、构建听证调查机制等官方安保行为;②促进事故信息的有效利用,如建立事故数据库等;③强化石化产业园区的防灾本部职能;④强化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产业与协会的各级、各部门协调应对机制,详见表2。
  
对我国石化产业园的启示
  
    近年来,日本石化产业园凭借其过硬的技术、管理和运营水平使其达到较低的伤亡和损失水平。当前我国石化产业园面临的问题与日本石化产业园的现状相比存在结构性差异,世界级石化基地与低级石化园区并存。因此,在规划制定化工园区危机管理机制时,需结合我国国情。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危机管理的理念培养应先于机制建设。即便是以严谨和规矩著称的日本,其石化产业园事故中,也有近一半是人为原因。可见人的因素对事故影响是多么显著。对化工园区而言,无论何时强调危机管理理念都不为过。
    第二,管理是化工产业园永恒的主题。对任何企业而言,管理都是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化工行业的特点又进一步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无论化工园区的设备和工艺水平如何,管理是有效缓解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对化工产业园而言,谁能做好全流程的监督管理,谁的事故概率自然就会降低。
    第三,信息沟通机制效果决定事故程度。大事故由小事故发展而来,小事故由隐患而起。在事故的演变过程中,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迅速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决定事故最终发展程度。对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许多行业而言,黑天鹅事件是难以预测和应对的。但是,大概率可能发生的灰犀牛事件却有可能通过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得到遏制和改善。
    第四,智慧化生产的效率与安全同等重要。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石化产业也将迎来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但这并非一个新生事物,因为早在21世纪初中国政府就已开始推行两化融合。只是随着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更多,影响更大而已。但鉴于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在推进“互联网+”时,需要更为全面地考虑综合安全因素。伊朗核设施被“震网”病毒攻击的案例就非常值得研究。
    最后,智慧化生产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每个传统行业都有存在固有利益格局和模式,石化行业也不例外。面对新一轮全球能源变革,全球石油生产商及石化行业上下游厂商的成本敏感度或将提高,未来信息技术同石化行业的融合,若能在提高安全系数和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入手,或将迎来撬动市场的机会。

案例:2016年日本石化产业园事故状况
    2016年日本石化产业园共发生了252次事故。根据事故种类来划分,火灾事故为120次(占比48%),泄漏事故121次(占比48%),爆炸事故6次(占比2%),其他事故5次(占比2%)。由此可看出,日本石化产业园的事故基本以火灾和泄漏事故为主,爆炸事故较少。
    从事故发生场所情况来看,发生在危险品设施的事故次数为137次(占比54.4%),高危物品混合设施16次(占比6.3%),高压燃气设施11次(4.4%),其他设施88次(占比34.9%)。也就是说,处理危险品或高危品的设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比超过6成。在这6成事故当中,发生在制造环节的事故占比25.2%,发生在储存环节的事故占比27.8%,运输环节5.3%,一般作业环节41.7%。除了运输环节事故比例相对较低,事故是几乎贯穿整个危险品处理流程的。
    从伤亡情况来看,2016年日本石化产业实现了较低的负伤率和零死亡。在事故损失方面,全年事故造成损失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万)。其中,损失金额在1万日元以下的事故次数为110次,占比43.7%;1万~100万日元损失的事故次数为90次,占比35.7%;100万~1000万日元损失的事故次数为38次,占比15.1%;损失额在1亿日元以上的事故次数为2次。也就是说,将近95%的事故损失额度在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万)以内。这充分反映出日本在安全生产和危机管理方面非常强的实力基础。
    从事故原因来看,主要分为人为原因、设备原因和其它原因三类,这三类原因造成事故的比例分别为40.8%、54.8%和4.4%。在人为原因当中,排名前三的具体内容是维护保养不充分、操作确认不充分、操作未实施等。设备原因中,排名前三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设备腐蚀老化、施工不良、破损等。
    作为考察产业园危机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事故发生后的信息传达时间的数据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在2016年日本石化产业园的所有事故中,2.5成事故在10分钟内、5成事故在20分钟内、7成事故在半小时内完成通报。首选通报手段为拨打火警电话,约占6成;其次为内部热线,占比16%。
    通过考察2016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在石化产业园的危机管理上具有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基础保障实力。同时,由于其事故原因中超过一半是设备原因,其中首当其冲的又是设备腐蚀老化原因,再结合2006年以来其整体事故次数一直保持高位、未见扭转等因素,可以判断日本石化产业园面临较为紧迫的设备更新换代课题。
 

表1  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自主安全确保体制
   1. 高层发声强调(各种场合)
   2. 高层协调下合理分配人财物资源、明确职责,确保危机管理体制到位
   3. 强化同生产现场的沟通
   4. 培养兼具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5.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体制的规划和落实;第三方监督
二、运行、保全、设计等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1. 安全设计充分考虑设备周期,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实现在非常规作业时,遮断阀、温度计等功能正常运行
   2. 设计部门制作标准运行流程手册,结合过去的事故、系统设备更新的经验定期更新。制定手册时,要注重原理的理解与传承
   3. 保持各部门间沟通顺畅
三、包括合作企业方在内的安全管理
   1. 支持合作企业的风险评估,信息充分共享
   2. 标准运行手册的内容中,要充分反映合作企业方的风险评估成果
四、安全文化的培养
   1. 经营层利用各种机会同现场进行安全优先意识的沟通
   2. 对积极进行安全活动、生产行为的人员进行奖励和正面评价
   3. 同合作企业紧密配合,共享安全优先的文化
五、全面进行风险评估
    1. 预设紧急关机、保全等非常规作业时的异常反应和事故场景,充分进行风险评估
    2. 设备和运行条件及组织人员变更时,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到记录可溯源
    3.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机管理体制、制定相应政策
六、人才培养
   1. 培养对危险品的性质、化学反应、流程、设备原理、风险评估、保安知识技术等有透彻理解的人才
   2. 老专家对年轻人的传帮带
   3. 加强对事故案例的学习、模拟训练,增强危机预见能力
   4. 培养对现场危险品的特性、流程、工程中温度、压力、容量等异常反应精通,且完整掌握生产场所、园区整套流程和安全对策,
      并能对各部门进行恰当指示的专门人才
七、公司内外智力的活用
   1. 针对过去事故案例制定防止再发政策
   2. 发生重大事故时,成立由外部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委员会,以方便第三方使用
   3. 收集政府和业界团体公布的事故信息,最大化程度分析和利用相关信息,制定相关对策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4. 参加相关安全、危机管理等学会,积极主动收集相关事故信息并有效利用
八、第三方机构的评价和认定制度
   1. 有效利用由相关团体、企业组织的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评价认定制度
   2. 企业自主进行定量、定期评价,采取相关改善措施(前述措施相关信息也可提供给学术机构使用)
 

表2  日本官方层面的措施
一、设立石化产业园等灾害防止部际联络会议
   1. 部际协调会议一年召开两次
   2. 发生重大事故随时启动会议,共同就调查原因、防止再发、信息共享、现场应对等进行协调
   3. 各部委基于所管法令制定的指导方针,就实际落实及审视等进行协调合作
二、自主性保安合作
   1. 由三部委联合部署,要求业界团体制定防止事故的行动计划,坚持贯彻落实生产方和业界团体进行应对的方针,深刻理解由专家、
       危险品处理当事方及三部委委员构成的危险品事故防止恳谈会制作的《防止危险品事故安全宪章》
   2. 三部委进行听证、调查并持续跟进自住性保安工作
   3. 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认证制度、安全生产指数评价危险品设施保安诊断等相关体系机制
三、促进事故信息的有效利用
   1. 事故信息都是深刻教训,包括其他行业在内的事故信息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通过部际协调会议,由三部委向业界发声,通
       报相关事故信息(包括事故次数、调查、案例等),有效促进相关信息活用
   2. 通过设置三部委联合管理运营的网页,集合发布相关公开事故信息,提高用户获取数据便利程度
四、强化石化产业园防灾本部职能
   1. 基于石化产业园灾害防止法,在产业园内成立防灾本部,都督道府县知事为本部长(相当于省市自治区委书记做组长),国家机
       关、自卫队及地方首长为成员
   2. 积极促进在参考其他防灾计划的内容和先进事例的基础上,对石化产业园放在计划进行制定和修改
五、强化各级合作
   1. 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在平时及事故发生时的各级、各部门协调应对、训练等合作
   2. 强化各类机构(危险品保安技术协会、高压燃气保安协会等)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平时和事故时的合作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