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支撑石化强国, 世界级园区怎样炼成?——2018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专题报道
2018年11期 发行日期:2018-06-03
作者:■ 唐茵

5b13dddf95082.jpg

据杨挺介绍,今年评选出的“2018中国化工园区30强”在2017年实现石化销售收入总量2.36万亿元,占全国石化产业销售收入的17.1%,其中前10强实现石化销售收入1.14万亿元,占比8.29%;实现利润总额2029.3亿元,占全国石化利润总额的24%,其中前10强实现利润总额1242.3亿元,占比14.7%。图为5月24日举行的“2018中国化工园区30强”颁奖典礼。


    5月24~25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2018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化工园区20强”扩容到了“30强”,国内化工园区在提质升级方面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正处于攻坚阶段,化工园区成为承载化工行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将为我国从石化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有力支撑。是否能为企业构建一个基础设施齐备、管理规范、安全可靠、成本优化、绿色环保的可持续成长环境,成为化工园区竞争力所在。“30强”的称号对于这些榜上有名的园区来说仅仅是起点,对于400余家年产值不足100亿元的园区来说是努力的方向。而相对于世界一流的园区,国内化工园区仍有诸多短板待补齐。

质量提升,
     五块短板待补齐

    
    截至2017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01家,其中产值达千亿元的园区已增加至十余家,集约发展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化工园区抓住企业搬迁入园的机会,在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淘汰了一批无效产能,改造了一批低端和落后产能,引进建设了一批先进产能。园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对安全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许多园区都能从项目本质安全入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产业规划,按照产业集聚链接互补的原则,严格项目准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园区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指出,作为石化行业推进绿色发展主战场的化工园区,虽然在科学规划、安全环保质量提升、节能降耗、园区循环化改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回避的是,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与化工园区发展时间短、自身发展不够科学有关,同时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内生矛盾的集中体现,亟需通过进一步规范化工园区建设,为行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进一步推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李寿生也认为,国内化工园区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是规划不合理,发展存在盲目性。部分地区化工园区布点数量过多,一些地区在几十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布局了若干个化工园区。有的地区为了应对国家危化品企业搬迁入园政策,为需要搬迁的企业量身订做设立一个新区。同一区域内的化工园区存在规划雷同现象,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发展不可持续。一些园区甚至急于求成,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项目、面临淘汰的落后工艺,未加筛选,盲目引入,为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是建设规范与标准缺失,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多头分管现象严重,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性的化工园区建设管理规范与标准,急需建立起一套指导园区整体规划、产业链接、循环经济、基础配套、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工作的规则,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建设规范与标准体系。同时,面对各地越来越多的化工园区,也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动态的化工园区准入与退出机制。
       三是安全环保事故仍时有发生,绿色发展任重道远。近期,媒体连续曝光了几家化工企业和园区存在私排偷排行为以及安全隐患,给全行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这说明化工企业和园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绿色发展理念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现场管理不规范、操作规程不严格、违章作业不纠正、风险辨识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园区在安全环保管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亟需通过进一步规范建设,加快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下大气力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
       四是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投入不足,集约管理效率仍需提高。目前,我国化工园区的集约管理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部分化工园区尚处于建设初期,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入住企业数量不多等原因,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薄弱,没有发挥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配套互补等集约集聚优势。另一方面,化工园区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内企业对“两化”融合的整体投入强度不够,企业信息资源比较分散,信息孤岛、信息鸿沟等现象较为普遍,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
       五是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培养有待加强。许多化工园区管理机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部门设置上普遍存在多部门合署办公的情况,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审批权、执法权不健全,存在“有权无责”、“多责少权”的现象。同时,化工园区缺少具备化工行业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而且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不利于园区的规划定位、招商选资等工作,难以形成长期的、连贯性的园区专业化管理机制。

凝神聚力,
    建设世界级化工园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化工园区。这是我国化工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要求,需要积极探索和借鉴,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路径。论坛期间,专家们就如何建设世界级化工园区发表了看法。
    顾秀莲认为,化工园区未来发展要树立新目标,充分发挥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先锋作用;寻找新动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为化工园区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引擎作用;探索新体系,充分发挥责任关怀在构建园区与社会和谐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在李寿生看来,世界级的化工园区至少需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拥有若干技术先进且产业链关联度高的产业链条;拥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和知名品牌;拥有完整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拥有领先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生产效率;拥有全面践行责任关怀且与周边社区和谐共融的发展环境。
    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我国化工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凝神聚力、汇智强力、精准发力,走出一条既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深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新路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取得发展理论和建设实践的新突破。
    在考察了国内外众多化工园区之后,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认为,长远的规划、有竞争力的公用工程、生态系统的一体化以及良好的社区沟通对于世界级园区来说缺一不可。
    首先,良好的规划是建立一个世界级化工基地的基础,规划必须包含系统性的化工区产业链,化工园区按照产业链的规划去进行相关的招商引资工作。“上海化工园区是非常好的案例,它基本能够按照当初的规划一路向前走。如果翻看10年前的规划,你可以发现目前发展与其没有大的偏差。但国内许多化工园区却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最开始定位是做石油化工,接着改成新型材料,没有长远的目标是做不成世界级基地的。”杨挺表示。
       第二个需要重点考量的是如何降低区内企业的运营成本。“作为化工园区的从业者,我们跟很多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家都在抱怨入园增加了成本。其实,建立化工园区主要目的是通过有竞争力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是很多园区要思考的问题。”杨挺认为。
       第三,如何用生态化体系手段,通过园区这个载体,把污染减少到最少,也是迈向世界级化工园区必须要跨过的一个坎。
       第四,要深入理解责任关怀。能够让周边的社区,甚至让这个社会共享行业的发展,进而改变“谈化色变”的态度。
       在亚什兰中国区总经理赵连明看来,在定义世界级园区时,还应注重软环境的配套,这也是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人才库。讲到人才,很多企业马上会想到高端人才,我想讲的是基础操作工这类人才,这往往是很多地方忽视的,而恰恰对企业运营来说非常需要。如果园区要打造世界级可持续的园区,一定要思考怎样为园区的化工企业持续培养出受过良好训练的基础操作工,这对化工企业,以及很多为企业服务的承包商,都非常有价值。另一方面是一些快速反应机制。比如医院的医生护士有没有针对化工这个行业受过专门特殊的培训?有没有一套快速的应急体系?所有反应机制有没有受过最基本、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训练?” 赵连明如是说。

装饰“新家”,
   园区升级之路在何方?

   
    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各省园区进行目的调查,对各园区现状及发展前景逐一进行评估和论证,明确可以承接可以嵌入企业的化工园区和承接产业的类型,确保承接园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本次论坛上,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的话题备受关注。
    目前全国化工企业整体入园率不到50%,但园区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园区不具备承接搬迁企业的条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认为,危化品搬迁改造可以说是化工企业搬家。这个家肯定是装修好的,规范、舒适、安全、可靠的家,企业才能搬进去。因此,做好危化品搬迁改造工作,首先是提高园区发展水平,这两项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保障。
    园区发展水平如何提升?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嘉宾与代表分别在AICM专题会、第四届化工园区与跨国化工公司CEO圆桌会、高端化学品、绿色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智慧化工园区、化工物流7个分论坛上,围绕化工园区的规范管理与绿色发展等焦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 创新驱动是重要引擎
    顾秀莲认为,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是化工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化工园区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园区发展质量和后劲的重要指标。而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化工园区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化工园区要提高对于科研创新机构和平台的关注及持续投入。在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既要注重吸引掌握领先技术的龙头企业进驻,也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园区建设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设立必将成为园区关键技术和创新的核心,不仅仅是服务于本地区,而是服务于全球。
    李寿生也提出,要坚持经济与技术并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推动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的协同创新,引导创新资源和园区集聚,促进形成区域性制造业创新体系。
    据了解,今年在评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时,主办方对评价体系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评审中关于园区创新发展的权重,包括对智慧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级研发中心、支持区内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区内智能制造企业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价。今年评选出的科技创新前五名园区,分别是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衢州国内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
       2. 建设智慧化园区不能一蹴而就
    潘爱华认为,智慧园区是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工园区和区内企业安全、环保、应急管理、生产效率、生产水平各方面得到保障的重要手段,要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提升各方面的综合水平,最终实现化工行业本质安全和绿色高质量的发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各化工园区要根据自身基础制定合理的智慧化工园区方案。对于大型园区,要开展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建立智慧化工园区;对于中小型园区,可以建立一体化平台、大数据中心、行政服务和培训等信息化网络,逐步向大数据分析及化工园区安全环保运行的预知预判和综合整合方向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就是以化工园区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感知、传输、整合、分析化工园区大数据,为用户提供准确、高效、智能的产品服务,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水平,最终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园区管理精细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物流运输一体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的目标。来自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浙江航天恒嘉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围绕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地理信息等方面分享了建设智慧化工园区的经验和心得。
    3.环境与安全管理还需细化
    只有建设绿色化工园区,才能保障园内企业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益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化工园区,就是要在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而使园区具备布局集约化、结构绿色化、管理高效化等典型特色。
    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处长唐艳冬认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重、风险高。园区基础设施依然是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部分地区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艺选择“不对症”问题突出。园区环境管理力度总体薄弱,各地盲目建园带来较大的环境风险,园区环境管理底数不清,环境信息未整理建档,园区环境管理缺乏技术支撑。唐艳冬建议园区采用环保管家服务,这种模式有利于园区管理部门提高监管水平,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弥补园区环保管理上的短板,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和监管水平;有利于园区提高环保治理水平,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释疑,定期开展培训,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污染防治水平等全面提升;有利于促进环境管理的公开公正,实现对园区各企业的常态化监督,提高行政透明度,增强环境管理的公开公正。
    推进危化品企业搬迁入园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化工生产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园区的安全管理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中之重。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三明指出,当前我国化工园区监管机构建立较晚,监管力量配备不足;传统监管方式为主,现代监管手段缺乏;安全规划、安全容量、区域风险评估不足;公用工程、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信息化不足。王三明认为,园区的重大事故叠加风险大。多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工企业集聚一个园区,客观上增加了事故叠加的风险,易发生多米诺效应,扩大事故后果和损失。同时,园区监管与应急专业性强。园区内产业特点和单个企业行业特点,对园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专业性客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守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水平,应在风控管理上下工夫。以提升生产企业本质安全为突破口,推进企业开展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对企业日常生产过程危险源的辨识、管控措施完善及落实情况等排摸检查,进行分类分级,通过日常检查、帮扶、培训、监督等手段有针对性开展差异化服务,推动企业逐渐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安全管理能级。加强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建立园区外来施工单位基本管理档案,结合作业情况进行安全效果评价,实施黑名单制度,逐渐淘汰安全管理能级差的施工单位,建立园区外来施工单位资源市场,为园区企业选择施工单位提供帮助。
    与会专家建议,用智慧化手段建设一体化保障平台,以风险预防为主、加强应急管理,提供园区可持续安全发展能力。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监事业部副总经理黄广超认为,建立一体化平台可以精准、全面掌握企业安全信息,实现档案“一表清”;及时、动态管理园区风险隐患,实现风险隐患的“双预防”;统筹、融合园区安全管理业务,实现安全管理“一体化”;建立政企民的业务协同通道,实现“协同联动、资源共享”;新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实现平台“先进、便捷、实用”。


     根据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末期能够形成8个左右产值千亿    元以上的全球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石化基地,建成10个左右有产值竞争力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培育20个绿色化工园区示范区和智慧化工园区示范区。如今,全行业正在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园区即将在我国崛起!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