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最严”燃油车产业政策将出, 新能源车是否迎来利好?
2018年14期 发行日期:2018-07-15
作者:■ 魏坤

    7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就《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严格控制燃油产能新增,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文件的出台将给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带来利好,尤其是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强大的企业,未来前景更加看好。


聚焦三大关键点


    根据文件内容,以下为新政“要命”的几个地方:
    第一,未来新建独立燃油车项目将被禁止。即新的政策实施后,要单独申报燃油车项目,将无法通过。
    第二,现有燃油车产能扩大将要满足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即现有汽车企业扩大燃油汽车生产能力,也要同时满足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上两个年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第三,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准入门槛也将提高,从制度上杜绝“PPT造车”的现象再度发生。要求新建的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项目要有纯电动汽车持续开发能力,纯电动乘用车建设规模不低于10万辆,纯电动商用车不低于5000辆。文件还对新能源汽车新建项目的选址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选址省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能存在同产品类别的新能源汽车僵尸资质,并要求在该省份内的同类别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产量要达到建设规模的80%以上。


新能源车产业迎来利好


    专家表示,新的汽车投资管理规定对新能源汽车的针对性很强。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股东提出的标准,则有助于防范新能源汽车项目成为一个单纯的资本游戏,推进健康有效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真正落地。
    政策目的核心是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意见稿第二条明确指出,投资管理规定的政策目标是“完善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准入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主体投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向,鼓励企业产能合作,防范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
    政策保障合资模式基本稳定,严控新增燃油车产能,同时鼓励燃油车行业的兼并重组与战略合作。当前传统燃油车行业的合资股比限制将于2022年明确放开,但由于发改委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同时,禁止对行业主管部门特别公示的燃油汽车整车企业进行投资,因此预计现有燃油车的合资主导的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同时,对于传统车行业来说,股权放开意味着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市场优胜劣汰作用下的兼并重组与战略合作有望促进产业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
    政策促进行业整合,产能布局向优势的区域集中,促进行业强者更强,龙头受益。根据意见稿细则,分析认为,对于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布局,政策将明显利好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上游城市等汽车产业聚集地。未来汽车行业的区域集群效应将更为明显,龙头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将明显受益于行业整合。
    政策促进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防范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例如:意见稿指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门槛提升至10万辆;要求所有股东在项目建成且产量达到建设规模前,不撤出股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只生产自有注册商标和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等。此外,对于动力电池扩能、新建项目,意见稿要求企业上两个年度车用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且产品生产及应用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并要求单体功率密度达到300瓦时/千克,系统达到220瓦时/千克。配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逐渐退出,高标准的投资门槛未来将引导行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竞争格局,坚决出清新能源僵尸企业。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