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大咖论剑芳烃产业精细化发展——2018中国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辽阳)大会现场播报
2018年23期 发行日期:2018-11-30
作者:■ 魏坤

5c011cb2c272c.jpg

芳烃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现代纺织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都源于芳烃。与此同时,芳烃又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洗涤剂、增塑剂、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事关国际民生,不可或缺。11月13—14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与辽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辽阳)大会在辽阳召开。与会专家与参会代表共同分享了当前我国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产业链怎么发展?什么程度才算是精细化?什么技术才是好技术等都成为本次大会热议的话题。

走精细化发展之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芳烃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对于新时代下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揭玉斌表示,近年来,我国以对二甲苯(PX)、对苯二甲酸(PTA)、聚酯(PET)为主的芳烃产业链发展迅速,同时也拥有了自主的大型芳烃联合装置技术。但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和石化产品多元化需求的现状导致芳烃原料及其衍生物均需大量进口。以芳烃中产量、消费量最高的PX为例,2017年,我国PX消费量为2420万吨,进口量为1444万吨,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进口贸易额达 121亿美元,是单一化学品中消费外汇最多的产品。而与此同时,芳烃产业链下游的一些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却在加剧。如何合理规划芳烃产业链,布局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关系到我国芳烃产业乃至整个石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辽阳市副市长吕有宏在致辞中指出,辽阳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芳烃基地)是辽阳市政府与中国石油集团辽阳石化公司的重要合作项目,是辽宁省确定的发展石化行业的重要产业化基地,是辽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芳烃基地是芳烃深加工生产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生产研发基地,入驻企业已达30家,拥有22种240万吨原料优势,先后4次入选全国600个化工园区20强、30强,是东北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化工产业园区。
    辽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区长崔安勇指出,2017年,高新区实现销售收入6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93.2亿元。今后,将主要以大项目主副产品为资源,聚焦做大做强上游、做宽做精下游两个主攻方向,谋划延展“三苯”、“两烯”和乙二醇、己二酸、聚酯等主要产品产业链条,聚焦聚力新上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年产30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年产10万吨特种聚丙烯改性工程塑料及年产2万吨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年产10万吨苯酐及年产10万吨塑料增塑剂项目、年产5万吨高性能聚酯薄膜项目、年产10万吨己二腈项目以及年产10万吨尼龙66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蹇锡高作“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加工应用研发进展”的报告。蹇锡高表示,该团队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总结出“全芳环非公平面扭曲的分子链结构可赋予聚合物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的优异综合性能”的结论。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战峰指出,芳烃类产品是石油化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安全环保问题对芳烃行业影响愈来愈大。整合、关停、转型升级成为地方发展、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环保因素应成为芳烃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理性分析市场,寻求自身机遇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CEO黄音国详细分析了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黄音国表示,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整体上是由东向西逐步减弱的布局特征。随着近些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产业转移,化工产业宏观分布情况也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依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大举进军化工产业,内蒙古、四川、江西、重庆、陕西等省化学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年均超过25%,在全国化工产业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同时,2016—2018年的环保风暴,将对中国今后至少10年的化工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从严的环保执法之下,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要么增加投入,提升环保措施,争取达标排放,投入是持续的,并且企业仍然会受到严密监管。企业也可以选择从污染耐受度较低的地区转移到具有承接功能的、耐受度较高的地区,这样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可供选择的区域会越来越少。
    黄音国认为,我国石化行业部分产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如化肥、染料、烧碱、聚氯乙烯、有机硅单体、甲醇、醋酸、(少部分)农药等,这种情况多集中在高资源依赖度和低技术水平的产品类型上。但仍有一些产品,本土企业技术缺乏或质量欠佳,进口依赖度仍然较大,未来可能会是外企的机会所在。预计,2018—2022年增速较快的为电子信息设备、电动汽车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年均增速均达到10%以上。
    全球范围来看,未来三年全球能源投资的热点将依赖于原材料的可获取性及成本的优势。跨国公司在下游精细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市场更加活跃。在下游精细和专用化学品领域,以工业和公共事业清洗、个护化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特种聚合物、营养剂、表面活性剂和香精香料等领域发展潜力较大。

环氧乙烷要精细深加工,不要过剩
   
 

     环氧乙烷是非常最重要的石化中间产品和精细化工原料。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表示,近年来全球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呈持续增加态势,特别是中国需求和产能的增加,是世界环氧乙烷产需增长的主要贡献。世界环氧乙烷产能由2007年的1925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3450万吨左右,10年间增长了80%。与全球环氧乙烷产能分布有所不同,商品环氧乙烷的分布为:亚太占33%(EOE产能40%),北美28.3%(EOE产能20%),欧洲28.3%(EOE产能13%),中东5.7%(EOE产能26%)等。显而易见,亚太地区环氧乙烷用于精细化学品的比率欧洲最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到2018年,中东的商品环氧乙烷产量将增加67%,增速最快,这意味着中东地区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产品产业的发展在加速,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2016年,全球环氧乙烷总消费量约2750万吨。乙二醇仍然是环氧乙烷最大的消费领域,约占77%。乙二醇以外消费的环氧乙烷统称商品环氧乙烷,其中,表面活性剂消费约9.4%、乙醇胺约占5.2%、乙二醇醚约占2.8%、其他方面(聚乙二醇、聚醚多元醇、氯化胆碱、乙氧基化合物等)约占总消费量的5.6%。对于非乙二醇用途商品环氧乙烷,就全球而言,消费环氧乙烷的最大品种仍然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我国环氧乙烷产业发展有以下几大特点:商品环氧乙烷比例显著增长,环氧乙烷原料路线多元化以及环氧乙烷投资主体多元化。朱建民认为,从产能和开工上看,自2013年起,我国环氧乙烷产能在适当增长,但开工率一直低于70%(中石化低于60%),我国环氧乙烷总体上产能持续过剩。从产地的布局上看,我国环氧乙烷一半产能集中在华东;东北其次,但远离市场;华南增长较快,但下游需求不足。从制造商结构上看,民营企业的环氧乙烷产能继续提升,其总量已经与中石化及中石油的总量相当。从定价的机制上看,随着民营和商品环氧乙烷比例逐步提高,商品环氧乙烷供应的确定性也逐步提高,市场在环氧乙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此外,从我国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减水剂聚醚在消费结构占比方面一枝独秀。从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能上看,聚醚的产能250万吨,但产量只有120万吨左右,开工率仅为50%,产能过剩严重。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EO/PO)精深加工布局上看,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辽宁和浙江,环氧乙烷衍生物(EOD)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辽宁。

国内芳烃市场供不应求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首席战略分析师、教授级高工叶由忠表示,芳烃系列中,国内消费量最大、缺口最大的品种是PX。2017年国内PX消费量2392万吨,自给率仅39%。消费构成中98%用于生产PTA,2%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消费量第二、缺口约150万吨的品种是纯苯。2017年国内纯苯消费量1315万吨,自给率达81%。消费量第三、略有缺口的品种是甲苯。2017年国内甲苯消费量366万吨,自给率达85%。由于甲苯是作为一种“副产物”产出的,其产量取决于目的产品,供需平衡脆弱。不考虑市场规模较小的间二甲苯,芳烃系列中消费量最后、略有缺口的品种是邻二甲苯。2017年国内邻二甲苯消费量117万吨,自给率70%。

PX产能将激增
     
    中化集团创新与战略部高级工程师杨亮亮介绍了芳烃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芳烃产业链见图1。
    杨亮亮表示,合成纤维是供应端的主要增长动力,预计2020年全球人均纤维消费量超13.5千克/人,比2015年提高0.8千克/人。全球纤维总消费量将超过亿吨。由于合成纤维是满足纺织纤维需求增长的主力,涤纶又是合成纤维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涤纶需求的持续增长直接拉动和支撑了PX产业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PX行业对外依存度高,2018年上半年进口766万吨,同比增长108万吨。未来,国内新增产能将集中投产,竞争将加剧。依据目前在建装置情况和石化相关规划布局方案统计,预计2020年国内PX产能将达约2600万吨,比2017年增长大约1倍,2025年将达到3400万吨左右。2020年前后将会投产的主要PX项目见表1。杨亮亮表示,届时现有的中小PX装置将面临新建的大型、上下游一体化PX装置的强大竞争压力。
    尽管竞争压力不容忽视,但由于我国新建装置具有规模效应、能耗低、上下游一体化、接近消费中心区域等特点,东南亚地区的生产成本与国内相比基本相当。杨亮亮指出,综合来看,国内新建大型PX竞争力较强,未来在与进口产品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
    PTA方面,预计2020—2021年PTA较2017年新增产能约1000万吨,有效产能将达5000万吨以上,需求也将明显增加,装置整体开工率高于低点时期。此外,2010—2018年PTA行业经历高点-低谷-反弹,PTA与原料PX的加工价差能够全面呈现行业的特点,预计未来2~3年内仍将维持较好价差空间。
    当前我国PX产能持续扩张,民企开始强势介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贺来宾认为,没有下游聚酯企业可以依托的小型独立PX生产商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在面临油品与化工结构调整和油品升级等问题时,炼化装置副产的重芳烃或富含芳烃的劣质原料的化工转化已成为提升装置效益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小型芳烃联合装置,低值化原料技术和精细化下游产品技术是重要的两个发展方向。劣质重芳烃加氢转化制轻芳烃技术是炼油向化工转型的可选方案,适用于炼化一体化企业。同时可以与现有芳烃联合装置进行有效的匹配,适用于装置的扩能改造。
 
全球PX贸易流向有变

    
    对于未来全球PX市场的格局变化,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万雷表示,2020年以后全球PX市场的贸易格局或将发生改变。从目前PX贸易流向来看,东北亚地区的韩国和日本PX产能过剩严重,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的PX消费量处于下降阶段,过剩的PX主要出口到中国(尤其是韩国)。未来随着中国PX产能的增加,东北亚地区过剩的PX产能无法实现国内消化,可能会面临减产的情况。预计2020年后中国将是全球PTA产业链上中下游占比最大的国家,全球的定价话语权也将增强。
 
前沿技术提升行业竞争力

   
    自主技术的开发是提升我国芳烃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多位专家分享了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
    甲醇甲苯制PX联产烯烃的技术优势突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反应新过程开发与放大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茂指出,在现有或新建芳烃联合装置中增加甲醇甲苯烷基化单元,相比传统PX生产技术,减少了歧化单元、烷基转移单元和异构化单元,提高了PX产能,同时还可减低装置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技术,提供新的PX生产路线,可以实现石油化工和煤/天然气化工的结合,对于保证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保障我国PX-PTA-聚酯产业链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仲毅介绍了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下游应用。目前工业上生产环己醇可通过苯完全加氢和苯选择加氢两种路线,两者对比来看,前者的苯利用率为80%,存在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劣势,而后者苯的利用率100%,且具有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优势。郑州大学在选择加氢技术上的突破一举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迫使日本技术退出中国市场,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 1998年 中国郑州大学开始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技术”展开研究;
    · 2009年 成功实现首套催化剂装置投产,规模为每年3000千克;
    · 2010年 实现整体技术的工业化(即山东海力16万吨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项目,是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装置);
    · 2014年 全国建成8套工业化装置。
    河南省绿色增塑剂工程研究中心博士李卫东指出,邻苯二甲酸酯加氢路线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中国国情。一方面,能解决国内传统增塑剂产大于销的现状,同时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对产品进行大批量的加氢生产。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丰富增塑剂种类,拓展产品链,为企业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11月13日下午,主办方组织参会代表对当地3家企业(忠旺集团、奥克集团以及赢创天大(辽阳)化学助剂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5c011d2dccb39.jpg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