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多措并举 遏制化工用油快速上涨态势
2019年3期 发行日期:2019-01-31
作者:■ 朱一帆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近年来消费量和进口量持续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公众健康,相关单位于2018年共同启动了“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助力中国跨越“石油时代”。2019年1月23日,首届“跨越石油时代”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该项目第一期的主要研究成果。         
2025年石油消费达峰    
    会上发布的《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执行报告(初稿)(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可以于2025年达峰,峰值 7.2亿吨,及早达峰将助力2050年实现全球温控2℃以内的目标。报告同时指出,化工行业是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一大工作重点。目前中国化工行业用油约占全部油品消费的15%,主要用来生产烯烃、芳烃类化工产品。
    在基准情景下,2015—2050年,化工行业用油消费量将始终处于上涨态势,“十三五”和“十四五”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0%和6.5%,随后开始企稳,2050年消费量将是2015年的3.1倍。
    在油控情景下,通过实施需求减量、提高能效、原料替代等一系列措施,化工用油快速上涨态势有望得到遏制,消费量峰值将于2030—2035年出现,2050年化工行业用油消费量是2015年的2.1倍,比参考情景下降了33%。
推动化工行业用油低速增长
    报告指出,推动化工行业用油低速增长的路径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是控制化工产品间接出口,源头减少化工用油需求。国内化工产品的大量出口直接导致化工用油的持续走高,因而要在产业链分工协作和产品进出口模式上做出调整。化工产业发展应立足国内需求,逐步实施减量化发展战略,合理控制化工及下游产品出口规模,减少高载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
    二是适时推出限塑禁塑指令,实现资源再生。应明确不可降解塑料停止生产和使用时间表,明确体系之中生产者、消费者的责任分工,要求商场超市、电商平台、快递企业、餐饮外卖企业推行塑料包装减量替代。
    三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石化产业提质增效。国内应加快淘汰小规模、工艺老旧和低端产品产能;推动工业产品向科技含量高、智能化、信息化、节能环保等方向升级;加强油田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使用路径、用电用气替代等方式减少自用石油。
    四是推进化工原料多元化,合理发展非油化工工艺路线。提升非油化工工艺路线产量比重是控制化工用油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乙烷裂解制乙烯、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丙烷/混合烷烃脱氢制烯烃等工艺都已比较成熟,未来可以减少化工用油需求。
    五是加速石化产业全球化进程,适当增加基础产品进口。我国应着重推动优势产业和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跨国经营,加快全球市场布局,以直接投资建厂、产品国际贸易等方式,获得更多廉价基础化工产品及原料,进而提升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和市场掌控能力。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