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国内双酚A消费复苏 行业发展向好
2019年24期 发行日期:2019-12-13
作者:■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张蓓

供大于求  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地区

  2018年全球双酚A总产能为702万吨,消费量约为591万吨,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北美、西欧、亚洲地区是双酚A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但由于北美和西欧地区已处于市场成熟期,未来发展速度将放缓。预期未来5年北美和西欧地区双酚A产能将保持稳定,新建产能约116万吨,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地区。未来双酚A的快速发展将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地区,而其中又以中国发展最快。
  全球双酚A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美洲和欧洲贸易较少。近年来,全球双酚A生产日趋集中,目前全球双酚A生产企业的前三甲为德国科思创、沙特SABIC和日本三井化学。全球双酚A生产企业见表1。

PC为最大消费领域,未来5年预计全球消费增长在3.6%


  2018年,全球双酚A总消费量591万吨,其中最大的消费领域为聚碳酸酯(PC),占总消费量的64%;第二大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占总消费量的34%。另外,双酚A还能用于生产新型合成材料树脂,如聚醚酰亚胺、聚砜树脂、聚芳酯、苯氧基树脂等,2019年全球用于该领域的双酚A占总消费量的2%。亚洲是双酚A的最大消费市场,其次是西欧和美国。
  预计未来全球双酚A的消费年均增长将在3.6%左右,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西欧和美国趋于稳定。


我国2019年双酚A产量和进口量大幅增加,市场供应充足


  2019年我国双酚A产能新增25万吨,总产能达到169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6月中旬投产的长春化工三期13.5万吨双酚A装置和9月利华益维远二期12万吨双酚A装置。
  2019年我国双酚A供应量充足。1—11月,国内双酚A行业整体开工率在85%左右(不包括新投产的2套装置),产量为128.7万吨,同比增长26%;1—10月,进口量增长至46.6万吨,同比增长14.8%。
  2019年国内生产双酚A的企业主要有8家,分别为科思创、台湾长春化工、山东利华益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和南亚塑胶。未来仍将有多个新建双酚A项目投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国内双酚A的产能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2019年国内主要双酚A生产商见表2。

消费大幅增长,主要由下游PC带动


  2019年1—10月,我国双酚A的消费总量约为161万吨,同比增长约22%。下游环氧树脂行业对双酚A需求难有起色,双酚A消费增长主要由下游PC装置带动。2019年有2套PC装置新投产,分别为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10万吨和湖北甘宁石化新材料7万吨的PC装置。
  预计未来环氧树脂的发展将趋缓。而PC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材料项目,是国家产业化政策扶持的重点,未来仍有多个PC新建拟建项目,将带动对双酚A的消费。预计未来双酚A下游重心将偏向PC行业。


2019年双酚A价格处于低位


  2017年7月—2018年10月,受国内环保督查和国际供应减少等因素影响,国内双酚A价格上涨。2018年1—10月,双酚A全年价格处于高位:其一受国外双酚A装置检修多,供应紧缺影响;其二是受下游PC新装置投产,对双酚A需求量增加影响。2018年11—12月,双酚A价格暴跌,除了受到上游原料苯酚、丙酮价格下跌影响外,另一原因是中美贸易战,导致进口双酚A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双酚A出厂价格也随之跌到10700元/吨,同比降幅达20%。
  2019年,国内双酚A市场价格先涨后跌震荡运行。1—5月价格在11000~12300元/吨,6—11月价格跌至万元以下。2019年价格下行主要由于4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由于原材料苯酚、丙酮价格下降,苯酚全年价格在8000元/吨以下,丙酮价格在3000~4000元/吨,原料成本对双酚A价格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二是2019年新增25万吨双酚A生产装置,市场上双酚A供应量充足;三是进口产品价格低廉,导致国产品价格随之下降;四是下游PC装置在下半年检修多,对双酚A需求减少,而另一下游产品环氧树脂需求清淡。


未来仍有多个新建/拟建项目,预期缺口将减小

  未来国内有8套新建/拟建双酚A项目,合计产能157万吨。8个新建项目都计划配套建设下游PC装置,因此预期对于市场影响不大。
  2019年国内双酚A缺口在50万吨左右,其中50%~60%为一般进口贸易。8月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进口双酚A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5年,利好国内双酚A企业,国产双酚A可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预期未来2年双酚A行业发展向好:其一,未来几年下游PC行业在国内有多个新建计划,将促进双酚A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其二,上游苯酚、丙酮行业大幅扩能,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原料价格也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持低价,为双酚A的生产成本提供低价支撑;其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将有利于国内双酚A替代部分进口品市场份额;其四,行业内将新增加一批拥有苯酚、丙酮、双酚A、PC产业链的化工企业,这些一体化企业将有利于双酚A整体行业的发展。


张蓓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高级咨询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双学士学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18年化工行业从业经验、12年石化及高分子材料行业咨询经验,参加过100多项化工专题研究。其专长领域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碳纤维等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以及环氧树脂、苯酚、丙酮、双酚A、MMA等产业链的研究。近期在《工信部专题研究:石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调研》《双酚A产业链产品分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研究》等咨询项目中担任核心咨询顾问角色。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