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创新·IN未来——访英威达尼龙一体化生产基地总监 陈明斌
2024年22期 发行日期:2024-12-02
作者:■魏坤

  英威达是一家全球性的化学中间体、聚合物和纤维制造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尼龙6,6中间体和聚合物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唯一在美洲、欧洲、亚洲都有中间体和聚合物生产的尼龙6,6生产商。今年英威达首次亮相进博会,展示了在尼龙6,6一体化生产、研发、本土合作和守护资源方面的创新实践。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英威达尼龙一体化生产基地总监陈明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首秀进博,揭秘英威达参展亮点

  本次进博会,英威达以创新 · IN未来为主题,是企业长期扎根本土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作为尼龙6,6、己二腈(ADN)、己二胺(HMD)等产品生产巨头,英威达今年进博会展出了很多亮点,带来了许多前沿的理念和技术。

  陈明斌表示,英威达这次参展亮点分三大版块。首先,今年首秀进博,英威达分享了一个重要进展——位于上海化工园区的尼龙6,6一体化基地在今年已经完成了整体规划布局。在过去十年间,英威达在中国投资了超过140亿元,部署了一个完整的尼龙6,6价值链,包括世界级己二腈生产基地、己二胺生产基地、英威达亚太区研创中心,以及最近完成扩建并实现产能翻番的尼龙6,6聚合物生产基地。通过这次进博会,英威达想向市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息:英威达坚守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已在中国实现尼龙6,6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这意味着,面对中国市场对高质量尼龙6,6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英威达将能够在本地全面供应价值链所需的核心原材料。其次,英威达坚信尼龙6,6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次展会,英威达特别展示了尼龙6,6在工业丝和民用丝等多个领域的开拓潜力,期待携手更多下游客户共同挖掘广阔的应用场景。最后,在过去几年里,英威达积极响应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趋势,通过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智能化和智慧化制造。英威达的一体化生产基地应用了很多智能制造的新技术,主要有四个关键方面:

  1. 全生命周期的工业自动化流程控制程序:通过SBC(基于状态的控制-State Based Control)系统等工具,优化能源和原材料使用,灵活生产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2. 预测性智能资产管理:通过振动识别和监测技术等先进的预测性分析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精准、可靠的资产管理系统,确保资产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数字孪生:实时管理和优化全生命周期的资产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团队协作,核心操作员培训时间减少 50%以上。

  4. 人工智能应用:引入 GenAI 大语言模型,开发多种基于企业数据的应用,支持业务和生产场景,以供内部协作效率提升。

  在提到全天候智慧操作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时,陈明斌表示,这个全天候智能化操作系统,其实贯穿了整个生产流程,从开车、正常运行到停车,甚至包括异常状态的应对。这一系统能将操作人员的参与度减少80%,因为绝大部分操作环节都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自动控制。就像飞机的运行原理,飞机在进入高空后基本由自动系统控制,高端的自动化甚至可以涵盖起飞和降落环节。英威达的智能化操作系统也是如此,从而带来了诸多优势:

  首先,由于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参与度,这种智能化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其次,自动化控制能够显著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使产品质量更稳定,优势明显。还有一点是,英威达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使能源和效率的利用达到了最优状态。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2016年聚合物一期投产时,从启动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用了两周时间。但今年在聚合物2.0产能翻番项目中,只用了6小时就完成了从开车到合格产品输出的全过程,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正是因为英威达将过去十年的经验全部集成到自动化控制中,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效率突破。这次进博会也希望与市场分享这一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让更多企业在能源和资源利用上获得更好的实践,推动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持续进步。

  关于这套智能化方案的实施,陈明斌提到,智能化方案的起步可以追溯到己二胺项目建设的初期,当时就设定了智能化发展的长期愿景。然而,实现智能化首先需要坚实的数字化基础。英威达在项目建设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数字化战略方向,并在数字化系统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当数字化体系建成后,智能化实践逐步推广开来。英威达最早的智能化尝试始于聚合物工厂,随后拓展至己二胺工厂,而最大的智能化跃升发生在己二腈项目中。英威达的己二腈项目投资高达70亿元,致力将全球领先的己二腈技术引入中国。项目期间正值全球疫情,国际专家难以到场支持。因此,英威达从项目初期便确立了实现智能化自动开车的目标。最终在2022年,英威达成功运用了SBC 自动化系统,赋能首期项目的开车。这是英威达第一次在一家全新的工厂部署SBC,为英威达建立了强大的信心。该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成功应用在大型新项目中,更为英威达未来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保障。

数字化转型,“智造”发展势在必行

  现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由“制造”转为“智造”,陈明斌表示,回顾20年前中国工业的发展脉络,英威达可以看到化工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必然方向。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意味着制造业将向更加灵活、个性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演进。化工行业是基础产业,英威达也看到市场对高质量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这也支撑了英威达对中国尼龙6,6市场的信心。作为先行者,英威达的智能化转型工作也经历不少挑战:

  首先,智能化转型要求企业具备清晰且长远的愿景。虽然数字化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直接的收益,但坚定的愿景能够为企业带来深远的价值。英威达早在十年前就着手进行相关布局。

  其次,人才培养将是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挑战之一。这需要企业不仅承担社会责任,还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与培训机构和学校共同致力于培养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学生和员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这种企业与教育的深入合作将对中国未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工程师不仅需要为一线提供技术支持,更要具备建立数字模型的能力,将多年的行业经验融入模型中,帮助现场员工更有效地控制流程。英威达的员工在工作中已实现无纸化,80%的任务都需要线上操作,普遍使用智能设备,这些新趋势对化工行业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正因如此,英威达过去十年持续与多所高校合作,包括与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期合作,希望将行业的前沿需求融入到校园教学中,以培养出更符合未来需求的专业人才。英威达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几种:首先,邀请公司领导层和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未来化工行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其次,为学生提供工厂参观和实习机会,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亲身接触实际生产环境。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可以了解课堂知识在智能化、数字化应用中的真实场景,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此外,英威达与学校联合设立了奖学金等激励机制,并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以企业的角度向学生传达行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尤其在企业文化和责任感方面。

  英威达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直秉承“知识共享”的理念,致力于将自身丰富的经验与行业伙伴、市场及整个制造行业分享。不仅希望展示英威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果实,还希望帮助整个行业建立信心,证明这一转型将带来深远的价值。此外,英威达还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密切交流和各种项目。比如,英威达持续支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大学生化工创新挑战赛(黑客松),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竞赛和创新挑战赛激发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同时推广英威达的数字化转型经验,为行业伙伴和未来人才提供实践和理念借鉴。

展望未来,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谈到英威达对中国市场的展望,陈明斌表示,中国始终是英威达全球业务增长和投资的重心之一。在过去十年间,英威达已经在中国投资了超过140亿元,在上海化学工业区部署了完整的尼龙6,6价值链,从上游的中间体化学品到下游的聚合物生产,业务局已经较为完善。接下来,英威达希望能够与本土企业在两大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首先是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发,优化共产物的利用。例如将甲基戊二腈(MGN)等共产物加工转化为下游高价值的原材料,这也是英威达在制造中减少浪费的重要方式,还能为市场带来环保和经济效益。其次,英威达之所以于2022年在中国设立亚太研创中心,正是希望能在尼龙6,6的下游应用领域带来更多拓展。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产品品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英威达相信尼龙 6,6 在汽车、电子电气、消费品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扩大,满足升级换代的需求,从而打开更大的下游市场。因此,在下一阶段,英威达的目标是进一步发挥尼龙6,6价值链的整合效应,同时加强与行业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尼龙产业的高端发展。

  最后,陈明斌发表了对于此次进博会的感受和期待。长期扎根本土发展,英威达看到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过去英威达虽然没有作为参展方参与进博会,但参与过相关的专业论坛,或重要合作伙伴的展台活动。今年作为参展方首秀进博大舞台,深感此次经历收获丰富。首先,能够在新设立的新材料专区展示,这对英威达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英威达坚信,尼龙6,6作为一种性能卓越的材料一定能为下游领域带来许多新应用。这个展区与英威达展品契合度非常高。其次,进博会的活动组织非常完善。陈明斌表示,展台参观者提出的许多问题也给英威达带来很多启发,这些反馈对于英威达未来工作的优化非常有帮助。未来,英威达希望能够继续将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并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