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超百亿元!锂电巨头下发大单!
2025-03-07 16:06:24

3月3日,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300073.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韩国锂电巨头SK On 约定,2025年至2027年SK On向当升科技采购1.7万吨高镍及中镍等多型号锂电正极材料。具体数量以双方每月签订的采购订单为准。

不止于此。当升科技优先将芬兰工厂和中国工厂的产能优先分配给SK On,SK On也优先将其新项目分配给卖方。双方就 2026 年至 2028 年非约束性额外供销 11 万吨左右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合作事宜将进行后续协商与确定。

2月底,中镍正极材料(单晶622型)的市场均价约12.2万元/吨;高镍正极材料(811型)的市场均价约14.3万元/吨。即使按12.2万元/吨的中镍正极材料价格计,12.7万吨正极材料的价值,折合人民币高达155亿元!

当升科技称,本次公司与 SK On 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是公司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如本协议得到充分履行,预计将对公司 2025 年至2027 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当升科技与SK On已合作多年。具体来看,2022-2023年,当升科技对SK On销售产品的金额分别为18.82亿元、10.2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85%、6.76%。

资料显示,SK On是韩国SK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与生产,为现代、戴姆勒、大众等国际知名电动汽车品牌提供核心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SK On 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9GWh,同比增长12.4%,市占率为4.4%,是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

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深耕锂电正极材料领域二十多年,在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布局。其中,在三元材料领域,该公司有效攻克了材料能量密度、寿命、安全、存储等方面的一些短板,使其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电池续航、寿命、安全、效率以及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

国内市场方面,与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客户深入合作,为理想、小鹏、长城、广汽、上汽等国内高端车企配套应用。

海外市场方面,与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Murata等海外一线品牌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顺利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奔驰等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同时,当升科技加速产能出海步伐。目前已与芬兰矿业集团和芬兰电池化学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完成项目投资决策,并在芬兰设立合资公司负责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按照规划,项目总体规划产能50万吨,其中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将分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建成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生产线,生产线按照超高镍及高镍多晶、单晶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兼具生产中镍产品的能力。

此外,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当升科技还在钠电池、固态电池等多元材料研发上屡获突破。

当升科技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净利润为4.5亿至5.2亿元,同比下滑72.98%至76.61%,扣非后净利润2.6亿至3.2亿元,同比降幅为83.84%至86.87%。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当升科技表示主要是受国内外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国际客户销量占比下滑以及产品迭代换型等因素影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