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塞拉尼斯公司(Celanese Corporation)发布公告,计划剥离其Micromax®产品组合,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认为,此举在契合塞拉尼斯聚焦现金生成与去杠杆化战略重点的同时,将为公司创造显著价值。
与此同时,塞拉尼斯宣布上调其工程材料产品价格。此次调价主要基于多方面成本压力:产品运输和库存调配成本的上升、工厂运营费用的增加、贸易法规的变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攀升。价格上调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生效,若合同另有约定,则按合同规定时间执行。
此外,该公司还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塞拉尼斯实现净销售额24亿美元,环比上涨1%,这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2%,而汇率变动对销售额有小幅抵消作用;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降8%。塞拉尼斯继续推进自救措施,以支持公司的三大战略重点,即增加现金以降低资产负债表杠杆率、强化成本改善以及通过差异化业务模式推动收入增长。在这些举措的助力下,其第一季度实现合并营业利润1.68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2.34亿美元,营业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4.14亿美元,利润率分别为7%、10%和17%。但是,其EBIT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42%。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塞拉尼斯第一季度摊薄后每股亏损0.15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7美元,同比下降73%(去年同期为2.08美元)。尽管如此,这一业绩表现远超于S&P Capital IQ的分析师普遍预期的39美分,同时也超过了塞拉尼斯随第四季度业绩一同发布的自身业绩指引区间(0.25-0.5美元)。
电子业务的分拆
塞拉尼斯旗下的Micromax®业务,是全球领先的先进电子墨水与浆料供应商,其产品专为高性能电子产品打造。据预测,到2025年,该业务营收将突破3亿美元。Micromax®所提供的材料应用领域广泛,涵盖导航与国防、医疗监测以及先进电路板组件等多个行业。其产品以卓越特性著称,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出色的耐用性、柔韧性以及高性能;产品组合丰富多样,包含导电、电阻和介电厚膜油墨,以及用于制造多层电路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材料。Micromax®具备把握诸多宏观趋势机遇的能力,如设备小型化趋势、可穿戴技术发展以及电动汽车行业的转型。通过此次分拆剥离举措,塞拉尼斯团队得以将更多精力聚焦于现有运营模式中的高增长资产,进而实现股东价值的释放与现金流的增加。
无独有偶,杜邦公司近日宣布Qnity电子公司将成为计划中独立上市的电子公司的名称,该公司将通过分拆杜邦公司旗下电子业务而成立。作为一家专营的电子材料公司,Qnity将成为半导体和电子行业最大且最广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为先进计算、智能技术和连接科技提供支持。杜邦于2025年1月宣布计划于2025年11月1日完成电子业务的分拆。在布局方面,新电子业务公司将重点关注半导体行业的增长,提供包括半导体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关键消耗品,成为差异化电子材料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在主营业务方面,新电子业务公司由杜邦现有的半导体技术和互连解决方案业务线以及工业解决方案的电子相关产品线组成。
杜邦与塞拉尼斯的渊源可追溯至2022年2月,塞拉尼斯曾签署协议以110亿美元现金收购杜邦交通与材料事业部(M&M)的大部分业务,塞拉尼斯将由此获得广泛的工程热塑性塑料和弹性体产品组合、业内知名品牌和知识产权,以及全球29家工厂组成的生产网络,包括改性和聚合生产等。
同样是对电子业务做出分拆调整,两家巨头的情况却迥异。杜邦的电子与工业业务是杜邦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2024年业务占比达到47.88%。2024年,杜邦公司电子与工业业务板块净销售额及EBITDA均实现同比超过10%的增长。半导体技术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内生业务增长率远超10%。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制程节点的转换以及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电子互连科技业务也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内生业务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终端市场的广泛回暖、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所驱动的销量提升。电子业务,是杜邦众多业务中,业绩表现较为强劲的业务,分拆独立上市是优中选优。
再次涨价
塞拉尼斯本轮工程材料产品涨价涉及的产品及涨幅如下图所示,部分特定等级产品的价格上调幅度可能会高于下图所提及的幅度。
这并不是塞拉尼斯今年以来的第一次涨价,2025年2月,塞拉尼斯就曾宣布其工程材料产品将涨价,于3月1日生效。相对于2月份的宣布的涨价,5月份宣布的涨价产品范围更广,新增包含PPS、HTN、POM、UHMW-PE等。
细分业务业绩
塞拉尼斯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业务包括乙酰基产业链、醋酸纤维素、工程材料、食品配料业务等。塞拉尼斯是全球最大的醋酸生产商之一,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酸乙烯酯单体(VAM)生产商、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纤维素生产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工程材料方面,塞拉尼斯在POM、液晶聚合物、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工程塑料材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材料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第一季度塞拉尼斯乙酰基产业链业务净销售额11亿美元,环比增加0.54%,源于销量提升3%,价格与汇率下降1%抵消部分积极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1.5%。需求端,西半球持续疲软,亚洲油漆、涂料和建筑市场需求不振,醋酸纤维丝束订单延迟超预期,但其他产品线销量环比增长。利润方面,营业利润1.62亿美元,调整后EBIT为1.68亿美元,EBITDA达2.29亿美元,对应利润率分别为15%、15%和21%;2025年第一季度EBIT同比降43.24%。受中国法律变更影响,一季度股息支付时间推迟至第二季度,另外该季度能源成本略升。为稳定收益,西半球乙烯基产业链产品价格于3月下旬起上涨。
2025年第一季度塞拉尼斯工程材料业务净销售额13亿美元,环比增长0.47%,销量和价格均增1%,汇率降1%;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降6.6%。需求端,与第四季度大致相当,未恢复正常,西半球2024年下半年开启的大规模汽车去库存态势持续至第一季度,3月下旬基本稳定,全球汽车产量环比降10%(亚洲降幅最大),但工程材料全球汽车销量增5%。利润指标上,营业利润9600万美元,调整后EBIT为1.26亿美元,EBITDA达2.35亿美元,利润率分别为7%、10%和18%;2025年第一季度EBIT同比降37.31%。该业务表现的积极方面:产品组合优化有积极作用,医疗植入级产品销售因季节性影响低于预期;高利润率差异化产品销售增加;积极推动生产效率计划,成本低于预期;持续升级项目增长模型,聚焦高影响力、高性能和高要求机会 。
2024年塞拉尼斯实现净销售额103亿美元,较去年下降6%。乙酰基产品链业务2024年实现净销售额48亿美元,比去年下降2%;调整后息税前利润11亿美元,同比下降15%。2023年乙酰基产品链业务实现净销售额49亿美元,比去年下降15%。塞拉尼斯工程材料业务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为56亿美元,较去年下降9%。工程材料业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工程材料业务2023年净销售额为61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3%。
在经历2023年和2024年乙酰基产品链业务净销售额下滑的情况后,2025年第一季度,塞拉尼斯净销售额环比微增,同比仍然下滑,EBIT同比大幅下滑,未出现明显好转。
持续自救
此前,塞拉尼斯曾计划并实施包含成本削减、推动增长(聚焦高利润率领域、产品涨价、退出Mylar特种薄膜高成本运营业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现金流等在内的多种举措,在2025年第一季度,塞拉尼斯继续贯彻并实施了包括计划剥离上述Micromax®在内的多项新举措,以实现稳定的收益增长,并增加现金生成,从而降低资产负债表杠杆率。
塞拉尼斯公司将其原定于2025年实现的成本削减目标上调至约1.2亿美元。此前,公司曾公布一项8000万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主要聚焦于销售、一般及管理(SG&A)费用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塞拉尼斯进一步挖掘出额外的4000万美元成本节约潜力,这些节约机会在工程材料和乙酰基产业链两大业务板块平均分配。在工程材料业务方面,塞拉尼斯额外的成本削减集中于通过优化物流与分销网络、削减非必要支出以及进一步精简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等方面。而在乙酰基产业链业务中,重点集中于提升工厂与分销的生产效率上。
塞拉尼斯称,第一季度业务需求基本符合预期,未观察到关税问题直接影响,预计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30-1.50美元,低于去年同期2.38美元。因关税对需求潜在影响不明,全年收益难以准确预测,不过,公司已做好准备缓解关税潜在影响,预计第二季度不受其直接影响。同时,该季度将迎来多项有利因素,如一季度非经常性项目不再发生、中国合作伙伴乙酰基产业链股息支付恢复。未来,无论需求环境如何演变,塞拉尼斯都将围绕三大战略重点推进工作,提升生产效率与收益增长,并采取积极举措,致力于重新成为股东回报顶级公司。
资料来源:相关企业官网、财报、公告、官微、化工新材料、百度、搜狐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