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杉杉股份,净利暴涨1265.61%
2025-07-17 17:19:47

7月14日,杉杉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0.41%至1265.61%;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3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幅达443.79%至715.68%。

杉杉股份此轮业绩反弹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链重心的聚焦和对盈利主线的精准押注。从上游材料到中游加工再到下游应用,杉杉已在两个高景气度行业内建立了深厚的工艺积淀与客户基础,进而形成强劲的经营韧性。

其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合计预计实现净利润3.5亿元至4.5亿元,成为推升整体盈利能力的关键引擎。

首先在负极材料业务方面,杉杉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锂电材料领域的企业之一,深耕人造石墨技术路线,其球化处理、石墨化工艺能力在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随着202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触底回升,叠加储能领域放量需求,负极材料价格与出货双双回暖,公司Q2单季出货显著增长,环比一季度提升超40%。尽管2023年行业内普遍承压,但杉杉凭借自身在成本控制与客户结构上的优势,已率先完成调整并重回增长通道。

当前全球负极材料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头部电池厂商对于稳定供应与国产替代愈发重视,杉杉作为全球负极出货量前三的企业,已逐步构建起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远景动力等为主的稳定客户体系。与此同时,公司在包头、包头二期、四川眉山等地建设的石墨化及加工产能陆续达产,为其在2025年上半年夯实了充足的产能基础,并进一步拉低单位成本。

与负极材料业务并驾齐驱的,是杉杉近年来战略加码的偏光片板块。该业务起步于2020年杉杉收购LG化学旗下偏光片资产。通过技术和客户资源的快速本地化,公司已成功实现从中低端液晶屏向中高端OLED与车载领域的技术跃升。目前,公司在广州、张家港、绵阳等地共拥有10条偏光片前段生产线,其中超宽幅2600mm产线具备国内领先水平。产业链从PVA膜、TAC基膜到涂布、贴合环节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公司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偏光片市场规模已达71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百亿关口,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杉杉在此背景下迅速提升市占率,2024年市场份额已位居全球前四,并持续向大尺寸电视、IT显示以及OLED高端面板拓展,部分产品已实现对日韩品牌的替代出口。2025年上半年,随着全球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公司偏光片业务毛利率稳中有升,成为本轮净利增长的又一支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杉杉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中,尽管主营业务表现抢眼,但仍受到部分参股业务拖累。例如其与巴斯夫合资的正极材料公司“巴斯夫杉杉”预计亏损达1.5亿元至1.7亿元,对归母净利形成负面影响。公司在公告中亦明确指出,若剔除该部分影响,则主营板块利润表现将更为亮眼。

整体来看,杉杉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增长,既是周期复苏背景下的产业红利体现,更是企业长期深耕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结果。在剥离部分非核心资产、聚焦双主业的同时,杉杉的产业链协同与盈利模型日益成熟。未来能否维持这一高质量增长态势,将取决于其在高端化产品布局、海外客户开拓以及风险控制方面的综合执行力。但可以确认的是,2025年中报已为其全年业绩打下坚实基础,也再次向市场明确了其在新材料双主线中的领军地位。

来源:DT新材料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