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重庆经信委发布了《重庆市加氢站行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预测到2027/2030/2035年市内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分别为800/2000/4000辆,对应氢气年需求量为0.4万吨/1.1万吨/2.5万吨,基于此规划对应年份新建加氢站10/20/30座,合计60座。
供氢能力不断提升。长寿、潼南等地工业副产氢年产量超过15亿方,可供2万辆公交车或者50万辆乘用车使用。同时,西南地区最大供氢中心已在长寿投入运营,满负荷运行下每天可供应高纯氢6400公斤,可满足260辆氢燃料物流重卡用氢需求。
氢能运输保障持续完善。全市运氢管束车保有量约60辆,均为20MPa高压气态管束车,单车运氢能力为300千克左右,形成覆盖半径150公里的短途运输网络。
加氢站布局建设有序开展。全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加氢站12座,其中,9座为公共服务领域加氢站,3座为特殊用途供氢设施(不对车辆经营性加注,为供氢母站和试车用氢气),总加注能力7500千克/日。
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5月,全市在公交、环卫、干线物流、工程建设等领域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407辆。其中,九龙坡区推广341辆,两江新区推广51辆,潼南区推广10辆,大足区推广5辆。
《意见稿》预测,重庆市2027年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达到800辆,2030年有望达到2000辆,2035年有望达到4000辆;2027年,成渝氢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等区域需求预计达到0.4万吨/年,2030年预计达到1.1万吨/年,2035年预计达到2.5万吨/年。
基于对车辆及用氢量的预测,《意见稿》提出,全市规划新建加氢站60座,累计建成加氢站达到72座,氢气供应能力达到2.5万吨/年。其中,到2027年,新建加氢站10座,日供氢能力达到15吨,能满足约8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需求;到2030年,新建加氢站20座,日供氢能力达到40吨,能满足约2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需求;到2035年,新建加氢站30座,日供氢能力达到70吨以上,能满足约4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需求。
《意见稿》还提出,未来以加氢站网络为支撑,全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重点贯通成渝氢走廊(成渝、渝蓉、成遂渝)、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重庆—贵州—广西);覆盖渝万高速(重庆—长寿—万州)、渝湘高速(重庆—南川—黔江)、G65包茂高速等物流主动脉;同步布局市内重点产业园、物流园、港口码头等枢纽站点,构建全域加氢网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加氢站建设运营模式。
来源:氢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