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聚锂能科技锂电池电芯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隆重举行,标志着咸宁锂电产业再迎重要突破。
该项目由聚锂能(湖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18亿元,分两期实施,旨在打造集电池制造、储能技术服务及电子材料研发于一体的高端生产基地。
一期投资计划为5亿元,占地30亩,建设内容涵盖综合办公楼、生产厂房、车间、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业务范围包括电池制造、零配件生产与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及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等。
二期将追加13亿元投资,计划再征地20至50亩扩大生产规模,预计在湖北的年进出口额将超过2000万元。
该项目最早于2025年3月29日签约,列入通山县当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一期将聚焦数码类小容量电芯的生产。
工商信息显示,聚锂能(湖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电池制造、零配件生产与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及电子材料研发等。
今年以来,湖北咸宁不断加码锂电产业链布局,多个项目先后落地:
盛新宝新能源锂电极柱项目
2025年5月签约咸安区,项目聚焦锂电池极柱制造,涵盖高精冲压、数控加工、模具开发等环节。项目分两期建设,建成后预计年税收超千万元,并将带动当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嘉鱼品能电池有限公司项目
总投资超过7.5亿元,专注于3C数码与小家电用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
项目于去年8月签约,今年1月正式落户嘉鱼。7月底,一期主体建设完成,计划8月投产,初期日产能可达40万支,逐步提升至80万支,满产可实现日产150万支电芯,年产量5.5亿支,年销售收入预计达6亿元,并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
同时,二期厂房建设将与一期投产同步推进,三期规划也在酝酿中。
晟雄新能源钠(锂)电池Pack项目
2025年6月签约通城县,总投资2.58亿元,在通城经济开发区租用5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全自动电池模组生产线。
项目投产后预计日产电池模组500组,年产值约5亿元,年税收不低于3000万元。项目由晟雄新能源(湖北)有限公司投资,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主营电力与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务。
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落地投产,咸宁正加快构建涵盖材料、零部件、电芯制造到储能应用的完整锂电产业链,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来源:伊斯特化学微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