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EN(《化学与工程新闻》)发布最新全球化工企业50强排行榜(Top50 Chemical Firms),对全球主要化工企业进行排名。巴斯夫仍居首位,中国石化和陶氏公司分列二、三位。从这些排名靠前的化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投资动向中,可以看到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零增长”透出积极信号
据报道,2024年(排名依据年份),上榜的50家公司化学品销售额总计1.014万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0.07%。全球最大的50家化工企业连续两年总销售额几乎持平。不过,考虑到2023年这些公司的销售额集体下滑10.7%,这种“零增长”或许可视为行业企稳的积极信号。
另一个积极迹象是盈利情况。2024年,全球50强中37家披露化工业务盈利的公司合计利润达568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8.1%。而在去年的调查中,这些公司的利润暴跌了44.1%。
从企业对未来的投资(研发和资本支出预算)来看,化工行业高管对前景的信心正在增强。报告资本支出数据的公司中,包括维护和新项目支出在内的资本支出增长3.5%,至730亿美元;研发预算增长3.0%,至123亿美元。
发展喜忧参半
石化行业2024年盈利喜忧参半,但整体有所改善。利安德巴塞尔和陶氏等大型供应商化工业务收入下降,但埃克森美孚、英力士(Ineos)、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布拉斯科姆(Braskem)和北欧化工(Borealis)等公司实现增长。
特种化学品市场可能回暖。尽管阿科玛(Arkema)利润下滑,但赢创工业(Evonik Industries)和帝斯曼-芬美意(DSM-Firmenich)从2023年的亏损转为2024年盈利。旭化成(Asahi Kasei)利润增长超100%,其他日本上榜企业(如三菱化学、三井化学等)盈利均有改善。
在这些公司中,总部位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的共有10家,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台塑、荣盛石化、万华化学、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控股、恒逸石化、新凤鸣集团。中国中化旗下、总部位于瑞士的先正达集团名列第13名。其中,中石化、荣盛石化、恒力等销售额与上年持平,万华化学、中石油、新凤鸣小幅增长,桐昆集团以超20%的增速成为例外。
化工巨头的破局之道
在整体经济大环境低迷,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的时刻,化工巨头都在想尽各种办法破局求生。
巴斯夫已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之列,2024年化学品销售额为706亿美元。去年9月,刚接任首席执行官的马库斯·卡米特推出了一项战略,这家德国公司可能会剥离其农用化学品、电池材料、涂料和排放催化剂业务。这些业务的年销售额合计约280亿美元。巴斯夫计划分拆其农用化学品业务,并正在评估其他部门的选择。它将保留化学品、功能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营养和个人护理等业务。
陶氏公司2024年化学品销售额为430亿美元。正如陶氏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菲特林所描述的,化工行业正处于“长期低迷”的下行周期,可能会持续到本十年末,这迫使该公司缩减规模。2024年10月,陶氏启动了对其在欧洲苦苦挣扎的聚氨酯原材料工厂的评估,最终可能会出售这些资产。该公司还将关闭位于德国伯伦的乙烯裂解装置、德国斯科彭奥的氯碱和乙烯基资产,以及威尔士巴里的硅氧烷工厂。
SABIC 2024年化学品销售额为373亿美元。欧洲石化行业正面临多年来最严重的低迷据知情人士透露的公开报道,SABIC已聘请投资银行家,探索出售其欧洲石化业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