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友橡胶公示了自己与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合作成果——其与该大学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将轮胎橡胶中的增强机制可视化。通过联合研究,应变诱导结晶的分布图被绘制出来。
住友橡胶推进轮胎橡胶耐磨
抗老化的可视化研究
2025年9月3日,住友橡胶宣布,其与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结合了“在拉伸样品的同时进行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和“通过以纳米级光斑扫描电子束来获得多个电子衍射图案”两种先进技术,以纳米尺度绘制聚异戊二烯橡胶中应变诱导结晶的分布图。这一分布图有助于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胶料配方提升轮胎性能。
SRI表示,当橡胶发生大变形时,其中的聚异戊二烯分子链会被拉伸,从而导致应变诱导结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种结晶有助于增强橡胶的性能,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其空间分布,这使得很难确定如何控制和改进加固措施。
因此可以说,此次应变诱导结晶的绘制是住友橡胶轮胎性能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据悉,在与大学的联合研究中,住友橡胶对聚异戊二烯橡胶(与天然橡胶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和二氧化硅填充的聚异戊二烯橡胶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两种材料中的结晶现象。住友橡胶指出,在填充二氧化硅的聚异戊二烯橡胶中,橡胶内部存在二氧化硅颗粒的聚集体。观察结果表明,当这些聚集体被拉伸时,它们会沿着拉伸方向排列整齐,并且结晶现象会沿着排列整齐的结构发生。
目前基于该研究的论文已经于今年的9月2日发表在了国际性科技期刊《自然》上。
住友橡胶表示,可视化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将有助于其提高其轮胎橡胶的耐磨性和抗裂性。
住友橡胶更多研发投入
虽然,今年关于住友橡胶最轰动的新闻就是完成对邓禄普商标的收购,拿回了邓禄普(DUNLOP)乘用车轮胎等产品的欧洲、北美、大洋洲地区的商标权及其他相关权限。但是我们也不可忽略这家日本制造商在研发上的大手笔投入。
2024年,住友橡胶在轮胎相关研发方面投入了约13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2.3%,投入金额占其总营收的1.3%。而2025年这笔费用大概率还会继续增加。而技术研发的投入,有助于住友橡胶旗下邓禄普和飞劲品牌产品在以“性能挑战”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市场拿到更多份额。
事实上,除了“产学研”方面的投入,住友橡胶还在继续升级其“核心传感”技术。
2025年8月27日,住友橡胶宣布将以1.04亿美元(7.42亿人民币)收购美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初创公司Viaduct,将住友橡胶引以为傲的轮胎传感技术“核心传感”与Viaduct的人工智能系统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其车队服务中的预测性维护服务。
有消息显示,住友橡胶的车队预测性维护服务预计会在10月率先在北美实施,并逐步推广至欧洲和日本市场。
来源:轮胎商业